野生蘑菇不要采 误食中毒可致命

眼下正值梅雨季节,连续的阴雨天加上温润的气候,夷陵区的田间地头、林间草丛等潮湿处的野生蘑菇进入疯长期,市场上也有不少野生蘑菇售卖。值得注意的是,野生蘑菇虽好吃,一旦误采误食有毒品种,极易引起中毒,重者危及生命。近期,夷陵区就有不少居民因为误食野生毒蘑菇,造成中毒,严重者已致肾衰竭。

记者在夷陵医院见到了误食毒蘑菇而入院治疗的钟先生。7月3日中午,54岁的钟先生在自家屋后的山林里采得了一些野生蘑菇,交给爱人烹饪后,专门招待回家探亲的大女儿和小女婿,食用当晚,一家四口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症状,而钟文先和大女儿还出现了尿频等现象。钟先生回忆说,“当天晚上平均每5分钟就要上一次厕所,不断呕吐,大女儿和我的症状一模一样。”

第二天,钟先生和大女儿则出现了少尿、无尿,二人均无法站立、行走,症状进一步恶化,就医后相继入住夷陵医院肾内科和消化内科,二人均被诊断为食用野生毒蘑菇中毒引发急性重度肾衰竭,每天需要进行透析治疗,钟先生的二女儿说:“爸爸和姐姐的肾脏已经完全失去作用了,通过透析来排毒,幸好我妈和我老公吃得少,没有造成大碍。”钟先生更是悔不当初:“再也不吃野生蘑菇了。”

因为一盘野生毒蘑菇,钟先生和大女儿命悬一线,家庭也同时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钟先生的二女儿提醒:“希望大家接受我们家的教训,不要随便吃野生蘑菇。”

随后,记者前往小溪塔城区多家菜市场,看到市场上均有售卖野生蘑菇的现象,市民们对此看法并不一致。一部分市民具有较高警惕性,表示从来不敢食用野生菌,因为看到中毒的案例实在太多了。还有一部分市民则认为,这些都是从小吃到大的菌类,并没有什么问题,现在这个季节正是吃松菌的时候。

据了解,常见的松菌确实不存在毒性,然而,全世界已知的毒蘑菇超过1000种,我国大约有430多种。由于野生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非专业人员仅凭经验,靠形态、气味、颜色等特征辨识是否有毒非常困难。截至记者发稿,夷陵区近期因误食毒蘑菇致肾衰竭的已达8人。夷陵医院内分泌与肾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军介绍:“正常的松菌一般情况下是没有毒的,但是有些变异的蘑菇、一些难以辨认的蘑菇,和食用的松菌长得非常相似,市民们无法辨别。”

另外,食用毒蘑菇中毒后症状也不尽相同,有的会迅速出现消化道的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有的则表现为神经系统症状,如神经的兴奋或抑制,有的是烦躁不安、激动等情况。还有一部分人则会出现贫血、溶血。严重者则出现少尿无尿、尿毒症、肝肾衰竭进而昏迷危及生命。张军说:“如果食用野生菌出现这些症状,一定要及时拨打120求救,等待期间,最好进行一些简单的自救处理,比如用筷子或者勺子诱发舌根催吐,同时喝大量温盐水稀释毒素。购买时,选择人工种植、来路清晰的食用菌类,千万不要自行去野外采摘野生菌食用。”

蘑菇虽味美,食用需谨慎。在此呼吁市民不随意采摘、出售、购买自己从未食用过或不认识的以及生长在喷洒农药、施以化肥的庄稼地里的野生菌类。尤其是颜色鲜艳、难于识别或过于老熟及已霉烂的野生菌,而对于辨别不清的蘑菇坚决不食用。

云上夷陵记者:金晓燕 

实习生:李子涵

责编:鲁彬彬

审核:高秉龙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