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开始测体温,我们大家快行动!争取防患于未然,彰显中华民族风……”在夷陵区樟村坪镇栗林河村,刘开君又在微信群里发他的打油诗,诙谐幽默的宣传方式,广受村民喜爱。
刘开君是栗林河村的一名村民代表,从腊月二十八接到命令开始,就始终在防疫一线上。打电话问体温、入户走访发口罩、微信群里传达精神、手把手教村民使用“宜健行”,几乎每天都是如此。
栗林河村由三个村组合并而成,俗称“两山夹一河”。一组大荒头和二组走马岭分别位于主干道的两座山上,位置较偏、路程遥远,来回车程约2小时,自道路设卡防控以来,两座山上的村民采购也成了问题。
“今天上午采购,下午送大荒头片区!有几个百姓需要取钱,今天必须要送上去。”刘开君说。早上8点投入工作,晚上6点才开车返回。晚上休息,将自己的感悟与大家分享:扶贫干部实在忙,每天奔波在路上。抗战疫情不懈怠,奋斗一线不恐慌。心中体恤百姓苦,亲力亲为送暖阳。为民购物跑断腿,满脸依旧是阳光。只为心中一诺言,站好最后一班岗……
防疫工作的最初几天,村委会食堂还没开放,看着镇村干部下队半天,回来没个热饭热汤,刘开君穿起围裙,走入厨房,拿出面团,“给大家做个刘氏揪面尝尝鲜”。
疫情防控以来,刘开君随时待命,卡口上路巡查,他当司机;入户宣传,他当代表;村民物资采购,他当代购员和送货员;厨房缺人做饭,他当厨师;卡口需扎帐篷,他也是一把好手;晚上即兴作诗,更是觉得有趣……
面对高强度、快节奏的防疫工作,刘开君没有退缩和逃避,“能与大家同奋斗、共分担,我心安也满足”。
在樟村坪镇村级防疫战线上,像刘开君一样的多角色战斗者还有许多,他们或是就近转岗的干部,或是主动请缨的志愿者,或是提供蔬菜捐赠的普通村民,面对疫情防控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他们不畏艰难,冲锋在前,用行动和情怀坚守在抗疫最前沿。
(通讯员 陈园园 编辑朱家梅 鲁彬彬 责编朱永杰 高秉龙)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