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玉米蛋挞引争议 背后是消费理性的觉醒

近日,一款玉米蛋挞因售价问题在网络上掀起热议。一位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某甜品店售卖的玉米蛋挞售价高达28元,远超其心理预期,认为价格与产品价值严重不符。此帖一出,迅速引发众多网友共鸣,大家纷纷吐槽当下一些网红食品价格虚高的现象。

从成本角度分析,玉米蛋挞原材料主要是玉米、蛋挞皮和蛋液等,这些材料市场价格并不高,即便加上制作成本和店铺运营成本,单个蛋挞成本也很难超过10元。但市面上,玉米蛋挞售价却普遍在20元以上,如此高的利润空间,消费者直呼“我栽的苞谷变成了我吃不起的玉米蛋挞”。二十斤玉米换不来一个小小的玉米蛋挞的背后还藏着“谷贱伤农”的问题。商家或许会以独特配方、优质原料或复杂工艺为高定价辩护,然而,不少消费者实地探店后发现,所谓优质原料不过是普通食材的“豪华包装”,制作工艺也并无特别之处,多为流水线生产,与商家营销的“独特工艺”大相径庭。

玉米蛋挞价格引发热议,更深层次反映出当下消费市场的一些问题。一方面,网红经济盛行,不少商家过度依赖营销手段,通过社交媒体打造“网红食品”,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从众心态抬高价格。在流量加持下,消费者往往在冲动中为“网红光环”买单,忽略了产品本身价值 。另一方面,市场监管存在漏洞,对于食品定价缺乏有效规范和监管,导致部分商家随意定价,“消费刺客”时有出现,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

面对高价玉米蛋挞这类现象,消费者正逐渐觉醒,不再盲目跟风购买网红产品 ,开始更加注重产品性价比和实际价值。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对不合理定价的不满,形成一股倒逼商家合理定价的舆论力量。同时,监管部门也应加强对市场价格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商家定价行为,防止类似“消费刺客”现象频繁发生。商家则需引以为戒,以合理价格、优质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而非靠噱头和高价短期获利。

此次玉米蛋挞售价争议,是消费者对不合理定价的一次集体发声,也是市场消费理性回归的信号。希望在消费者、监管部门和商家共同努力下,消费者能真正享受到物有所值的产品和服务 。

(来源:区委网信办 乐天溪镇人民政府  熊思琦 责编:谭羽利 审核: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