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绘劳动 分类助环保

4月29日上午,夷陵区金色摇篮幼儿园内洋溢着欢快的环保氛围。由爱邻环保公益服务中心联合夷陵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平湖社区、金色摇篮幼儿园共同举办的“垃圾分类 与你‘童行’”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在此举行。活动以多元趣味形式,带领孩子们沉浸式学习垃圾分类知识,用童趣童真播撒绿色环保的种子。

手语舞动自然之爱,绘本开启分类之门

活动在欢快的环保手语舞《珍爱大自然》中拉开帷幕。孩子们跟随手势舞动,用肢体语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呵护。随后,志愿者通过垃圾分类绘本读物《巴巴爸爸收垃圾》,以动画、视频的形式,生动讲解了垃圾的来源、垃圾不分类对环境的影响。开完生日party后,要进行垃圾分类。“可以腐烂的垃圾可以用来堆肥。”孩子们在趣味问答中积极互动,逐步建立起“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的初步认知

生动案例打开新认知,金句传递减碳新主张

夷陵区综合执法局的垃圾分类宣讲员邱洁老师的互动课堂成为活动亮点,她以“买鞋子”为例展开引导:“买一双鞋会产生鞋盒、塑料袋、干燥剂等物品,如果我们只买需要的,少买冲动消费的物品,就能从源头减少垃圾产生。”这句“只买需要的,不买想要的”金句引发在场所有老师和志愿者的共鸣。此次知识宣讲突破传统垃圾分类教育模式,将“减量化”理念融入日常生活场景,不仅教会大家“如何分类”,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家思考“如何少产生垃圾”。

角色扮演模拟体验,感知垃圾分类新使命

操场上,“垃圾搬运工”游戏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完整模拟了垃圾从投放、运输到处理的全过程。“垃圾投放员”将家里的垃圾进行投放,“环卫清运工”将“垃圾”运往“处理厂”,“资源回收工对可回收物进行回收填埋负责将“垃圾”进行消化处理,幼儿在模拟过程中感受劳动的辛苦,感知垃圾分类与不分类对环卫工人带来的不同劳动强度,小朋友们奔跑协作,在模拟体验中加深对垃圾分类的记忆。

此次活动不仅是五一劳动节的特别献礼,更是夷陵区推进垃圾分类的生动实践。未来,我们将持续推动垃圾分类从“新时尚”变为“好习惯”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的辐射效应,让绿色理念浸润更多家庭。

(通讯员:宋会敏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