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绍:
姚圣栋,男,1954年8月出生,1974年6月入党,曾任鸦鹊岭镇三合村党支部书记。

故事讲述:
1972年,我高中毕业之后在红土中学教书。1973年,学校推荐我去读大学,正逢三合村青黄不接之时。作为村里的青壮年,我放弃了到城市里读书深造的机会,选择留在村里,为家乡贡献青春和热血。1974年,在三合村委会工作的时候,原鸦鹊岭镇党委副书记郭玉吉推荐我去读公安学校,我又一次拒绝。1976年,服从组织安排,参与修建东风渠,我任连长,东风渠修建完成后,组织推荐我去区级单位,我再一次放弃机会。那时候,在基层一线工作已经两年了,我尝到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做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基层是党的前沿阵地,我留在三合村,留在我的家乡,讲着家乡话,想着家乡人,我能理解村民的疾苦,能换位思考始终为民。
人间烟火,谁家没有喜怒哀乐,多年来,我把每个党员村民都记在心里,没有他们,就没有我这个支部书记,他们的事也就是我的事,漠视村民困难,就是我的无能,他们的希望,就是我奋斗的目标。我不会骑车,但是我坚持每周循环入户,和村民拉拉家常,虚心听取意见建议,坚持做到遇到问题不绕道,看见问题就插手,解决好了人就走。作为一名村干部,我心里有一杆秤,有一颗公平心,多为党员及村民办实事,出好主意,做一个让党员村民信得过,靠得住的好干部。
我回想起刚入党那会儿,我还是一名高中生,刚满十八岁,我满怀憧憬和希望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一晃已至花甲之年,读一读入党的体会及回忆走过的人生道路,耐人寻味,思绪万千,我想我算是践行一名老共产党员已走过的人生价值。
后记:
扎根基层四十载,姚圣栋“一波三折”的经历诠释的是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初心,践行的是一名老党员、老干部的承诺。他“固执己见”,三次拒绝平步青云的机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出一条路,闯出一片天,牺牲的是青春和岁月,收获的是三合村民的爱戴,助推的是一方经济的发展。他“不近人情”,对己于廉,对公无私,只要有他在,就没有开得了的后门,对一切“旁门左道”说不。他“冷漠淡然”,回家陪伴妻儿的次数远没有踏进村民门槛的次数多,不会骑车的他,可以早起步行入户,但是陪伴家人的时候,却是一句话,“等我以后退休了,我有的是时间”。村看村,户看户,村民看干部,干部看支书。四十载风雨兼程,四十载栉风沐雨,模糊了岁月,苍白了头发,蹒跚了步伐,幸好,只要心中装着百姓,百姓心里自然向着你,三合村村民对这个老书记念念不忘。“人勤春来早,人勤事也少”。这是姚圣栋的口头禅,他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句话。
姚圣栋先后获得39项区级及以上的表彰和奖励。他说,荣誉只能说明昨天,不能代替今天,更不能代表明天,在今后的日子里,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发挥一名农村普通党员的余热。
来源:鸦鹊岭镇政府
责编:张玉婷
审核:朱家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