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三峡人家 书读富美夷陵

人间四月花满枝,研学旅行正当时。

4月7日至8日,在三峡人家研学基地,夷陵区下堡坪中小学150余名师生圆满完成了“探寻三峡非遗文化”研学之旅。

4月7日上午,师生们陆续抵达三峡人家景区胡金滩码头。

中午,师生们在灯影峡宾馆体验峡江特色午餐后,大家跟着研学导师走进三峡人家,开启“探寻三峡非遗文化”研学之旅。

当日下午在巴王寨,不管是南曲、皮影戏、三音歌、夷陵版画等非遗文化,还是陶艺、蜡染、篾匠、铜匠等民俗手工技艺,让学生们惊叹不已。

现场,学生们纷纷动手,亲身实践,体验绚丽多彩的非遗文化。

学生欣赏并学习演唱《南曲》

学生观摩并动手体验陶艺制作

学生观看皮影戏表演,了解皮影戏历史

学生学习并尝试动手制作皮影

4月8日,在三峡人家5.8平方公里、360°的山水实景大舞台上,艺术团的演员们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非遗表演“峡江号子”、独门绝技“三棒鼓”、大型特色表演“土家婚嫁”和“巴土歌舞”,赢得了学生们的阵阵喝彩。

学生欣赏和体验“三棒鼓”

组织学生观看和学习土家舞蹈

讲解“石牌保卫战”,进行国防教育

组织学生欣赏土家表演,了解土家文化

研学三峡人家,书读富美夷陵。

师生们纷纷表示,这次三峡人家研学之旅,大家穿行峡江,欣赏原汁原味的西陵峡谷风光,领略了三峡的历史变迁和绚丽文化,体验了实景剧场的超级震撼和艺术功效,感受了三峡非遗文化的人文魅力,学到了丰富的知识和“手艺”,真正实现了“向外行走、向内认知”的研学目的。

三峡人家研学基地简介

● 三峡人家研学基地位于三峡大坝与葛洲坝之间,居“两坝一峡”旅游线中心地段,核心区域面积5.8平方公里,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亚太旅游组织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成为国内首批“全国中小学生环境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和全国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培育试点单位,位列“新三峡十景”之首,“三峡人家”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三峡人家研学基地教学资源丰富,汇集巴文化、土家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具有显著地域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被誉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石牌保卫战”革命传统教育的抗战军事文化。通过建筑、服饰、歌舞、器乐、手工技艺、场馆实物展示等丰富的呈现方式,实现原生态、场景式、体验型教学模式。

● 基地素有湾急、石奇、谷幽、洞绝、泉甘之美誉,灯影石、石令牌、明月湾、龙津溪、黄龙瀑等独特的自然景观极具观赏价值,三峡猕猴、飞狐、泉水鱼等珍稀野生动物与自然和谐共生,红豆杉、三尖杉、中华纹木、腊梅等原始植物群落分布于山林。富含负氧离子的天然氧吧,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沉浸式、寓教于游的研学体验。

● 基地目前开设课程包含了巴蜀图语、巴山舞、土家生活习俗等巴土民俗文化内容,峡江号子、高腔、皮影戏、南曲、三棒鼓、三音歌、夷陵版画等非物质文化内容,陶艺、蜡染、打铜、木匠、篾匠、根雕等民间手工技艺内容,动植物自然生长环境、流水生态系统等生态环境内容,以及石牌抗战史军事文化内容等。

● 将知识与旅行紧密结合,近距离感受三峡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在三峡人家“安全、舒适、魅力”的教学环境里体验学习,加深加强了学生对文化知识形象化、趣味化的理解。三峡人家研学基地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办学条件日臻完善,课程内容日益丰富,自开办以来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来源:三峡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