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建言谋发展 画好最大同心圆

今天(2月23日)下午,参加政协夷陵区第五届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政协委员学习讨论区委副书记、区长邓玉华的致辞,审议区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及提案工作报告。

龙分三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就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乡村振兴、公共医疗卫生、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

政协委员黄艳听了讲话及报告后备受鼓舞,深感作为夷陵人民的幸福,同时也深感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责任在肩,“我们要不断提升参政议政水平,更好发挥政协委员的作用。”

政协委员郭芷均今年按照小切口、靶向式的协商议政要求,提出了《将中药材种植纳入地方农业保险》提案,“希望能为中药材的生产建立市场化风险化解机制,来降低药农的种植风险,稳定农民的种植收入,促进全区中药材产业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政协委员聂红丽围绕乡村振兴发言:“我认为乡村振兴核心还是在人才振兴。我们要做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领路人、农业科技推广的带头人、助力农民增收致富的贴心人。”(记者刘望舒)

经贸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讨论时认为,去年,面对疫情等因素影响,区政协组织及委员们克服多重困难,大胆履职,积极建言,为夷陵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很多开创性成果。

政协委员程琼表示,两个报告充分体现了区政协定位准确、措施得当,履职尽力,发挥了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让我们政协委员感到政协工作大有可为。特别是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区政协带领我们政协委员做出了积极贡献。”

政协委员刘祖平认为,2020年是政协丰收的一年,“一个是调研比较多,去年4月份我们就开始调研餐饮、旅游等内容,为政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二是发挥了政协这个平台的人才作用,特别是发挥了民主协商、无党派、多党派的作用。”

委员们还敞开胸怀,就如何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些新想法和有价值的建议。

“目前全国都在招商,招龙头企业确实很难,但我们不能失去信心,要转变观念,在注重引进龙头企业的同时,也可以引进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政协委员方红英说道。

政协委员秦世薇认为,目前一些提案对经济的关注度不高,从导向上可以多呼吁一下,多提一些有关经济问题的建议。“对企业来讲,我今天有个提案,希望关注一下科技创新,因为现在实体经济整体下滑,只有创新才能带领实体经济走出困境。”

政协委员易文君建议区委区政府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持续不断地给予创业者,特别是本土创二代更多培训学习和参政议政的机会,“让我们夷陵区创二代、创业者在见证和参与夷陵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记者周兴程)

政法农业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重点围绕农业产业发展、人才培养、社会治理以及如何提高政协委员履职能力等方面展开讨论。

政协委员舒德华说,柑橘作为夷陵区农业的支柱产业,引种还存在困难,“就柑橘产业安全而言,希望通过相应的制度办法,甚至通过立法的层面,能够在良种繁育、引种、推广等方面引起高度重视。”

政协委员易仁竹认为,政协委员是做社会工作的,委员们都是各行各业非常优秀的人才,但是各个单位人才留不住的问题在全区普遍存在,“希望我们政协在2021年把留住人才作为一个重要的课题来研究,建议各级党委政府采取一些措施方法关心爱护他们,进而能够留住这些人才。”

政协委员朱传会建议,无论在社区还是单位,政协委员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来参与矛盾纠纷的调解,发挥委员的专业优势,她同时呼吁党员能人主动参与社会治理。(记者杨帆)

科教文卫体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就开展居民卫生健康教育、建立良好家校关系、构建夷陵城市品牌、打造夷陵文化名片、建设书香夷陵、推动文教旅融合发展等工作踊跃发言。

政协委员陈新峤提出,要把夷陵区变成全国研学旅行的聚集地、集散地和目的地,发挥夷陵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特点,推进文、教、旅融合,为全国的研学旅行学生提供一个目的地。“同时我们也要苦练内功,加强自身职能部门的监管,整合相关机构,将夷陵区打造成国家级的研学旅行营地。”

政协委员高新章建议把夷陵版画编辑出一本专辑,由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政协委员章俊华提出,今年1月20日,家庭教育法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不久的将来可能就要正式颁布实施。“家庭教育过去大家都觉得是家事、私事,但实际上是需要专业知识和指导的,如果做好这一块,可能问题孩子会少一些。”(记者陈伟)  

小黄下乐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围绕交通建设、营商环境、旅游产业、农业发展等热点问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共谋夷陵高质量发展。

政协委员郑方钊认为,黄花目前正在打造特色文旅产业,宜兴路的综合治理提档升级很有必要,“这条路周围包含三峡大瀑布、三峡奇潭、情人泉,三峡富裕山,一个4A景区两个3A景区,还有江北翻坝高速即将建成通车。通车以后,三峡大坝、三峡人家、三峡大瀑布三个热点景区可实现一小时交通圈,届时这条路的关注度和客流量将会剧增。”

政协委员谭芳芳建议采取一些灵活措施来帮助今年疫后重整的消费,“我们街道有一部分餐馆是做团体餐和旅游餐的,涉及到的停车问题要灵活应对,让这类车辆临时性停靠半小时到四十分钟,尽量不罚款,营造优良旅游环境,对拉动全区消费也是一件好事情。”(记者王雪娇)  

鸦雾樟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围绕农村医疗机构分级诊疗政策宣传、医疗人才队伍建设、矿山经济可持续发展、茶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村青少年身心健康教育等方面展开激烈讨论。

区政协委员王远清认为,基层群众对分级诊疗政策理解比较模糊,建议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帮助基层群众能够高效的享受分级诊疗带来的实惠。

区政协委员张晓艳发现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流失严重,尤其是临床护理岗位。建议相关部门增加基层临床护理人员编制招考比例,不断提高基层护理水平。

区政协委员邹志升认为现在磷矿产业开始走俏,“过去行情不好时矿车司机全靠等活儿,现在行情好了矿车司机却供不应求。”他建议出台相关政策畅通运输渠道,降低运输成本,有效促进磷矿产业健康发展。(记者熊伟)

区直一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结合工作实际,围绕农村发展、乡村振兴及政协委员队伍建设等方面展开积极讨论。

政协委员谭宏清认为,在十四五开局之际,要牢牢抓实乡村振兴工作,“今年各驻村工作队要把乡村振兴村一级的规划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同时,要加强农村信息化建设,它是信息高速公路,这一块需要政府加大投入。”

政协委员王安新来自中国联通公司,在听了谭宏清委员的建议后,他表示将担负起国企的责任,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在政府的支持下让夷陵区早日实现网络全覆盖,“坚决做到让我们的学生不再在山坡上上课。”

政协委员曾庆泉就政协委员队伍建设提出三方面建议:在委员队伍建设方面,要把好入口和出口关;在凝聚思想共识方面,要完善好体制和机制;在服务中心大局方面,要搭建好平台与舞台。(记者李红)

区直二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结合自己的工作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政协委员邱洁提出,希望有更多的委员来关注生态文明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在绿色生产、绿色生活和绿色理念中,贯彻落实到每一个细节里,“如果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的话,会更好更快速的推动夷陵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发展。”

政协委员秦在卫提出,一些杂居小区里面存在综合安全问题,“杂居小区里面进出只有两车道,私家车停放就占了一个车道,遇到火灾等突发情况,消防车无法进出。”(记者卢薇)

太邓试验区讨论组的政协委员们就组织建设、实体经济发展、农村产业振兴、分级诊疗制度、乡村教育、垃圾分类推进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宝贵建议。难能可贵的是,委员们自发互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

周利河委员建议,政协党组能经常组织政协委员开展一些学习交流活动,提升委员们的履职能力。张超委员接过了话题,“看能不能把我们往年和今年的优秀提案汇编成册,装订起来发放给大家学习一下,看优秀提案到底怎么写的,内容深度怎么样,广度怎么样,让更多人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提案。”

万勇委员经营着一家服装厂,国内疫情控制得较好,今年订单大幅增加,但他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招工很困难,“一方面是有蛮多人找不到工作,但是另外一方面是企业又招不到人。”来自太平溪镇的柳菊祥委员现场表示:“我们太平溪镇属于一个移民大镇,有比较多闲置的劳动力,看服装厂可否考虑在我们那设立一个生产车间。”会后,他们又主动联系了起来。

陈绪敏委员同样来自太平溪镇,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就是茶叶,“邓太三乐与龙泉、鸦鹊岭、东城试验区能不能实现一个结对帮扶的机制,帮助我们春茶期间来采购和销售。”他的提议也得到了东城试验区政协委员的积极回应。(记者黄彦乔)

责编:张玉婷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