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长履职 守护身边的“母亲河”

“你们第三季度巡了14次河流”?只听到夷陵区河湖长制工作人员小曹打电话询问。

原来,夷陵区纪委作为暮阳溪的区直责任单位,在第三季度共计巡河14次,远远超过两月一次的巡河频次要求,区河湖长制办公室工作人员带着疑惑打电话确认。

“是的,我们这条河自驾旅游的比较多,下河游泳的也比较多,所以我们经常在河里转,基本上每周不少于1次巡查。一方面是为了及时解决防汛隐患,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能够及时清理河里的垃圾”,区纪委的联络员刘海波说。

从2015年夷陵区作为首批“河长治”试点以来,到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发出“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的号令,再到群众“见河长”成为常态,夷陵区明确了以36名区级领导为责任人的区级河长,以14个乡镇(街办、试验区)乡镇长为责任人的25名镇级河湖长,以河流经过的96个村委会主任为负责人的208名村级河湖长,实行区—乡—村三级河长治水机制。

五年多来,数百名河湖长成为撬动源头治理的“支点”,真正参与到河湖治理中,通过“望闻问切”,发现问题监督解决,追根溯源找准病根,推动河湖面貌不断改善。

“哎呀,老人家,您这笼子可不能下河呀,这要是一下河,莫说鱼了,就连小虾米都会被捞起来”。黄柏河小溪塔段区级河长周玉春正在规劝下河网鱼的老爷爷。周玉春介绍说“自从国家实施禁捕工作以来,大规模违法违规捕捞的几乎没有了,但是还有一少部分农户家里有渔网和条担船,面对这种情况光靠执法是不够的,所以一般清晨和傍晚我会沿着黄柏河石壁滩走一圈,用‘河长’的身份对他们进行规劝,既巡了河又锻炼了身体,两不误”。

这只是河长履职的一个缩影,这样的场景在夷陵大大小小河流每天都在上映。他们或出力或谋智,共同维护着河湖的健康与美丽。

罗家小河位于小溪塔城区,河流生态环境尤为重要,近两年,通过一系列的处理,实现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华丽转变,但过去可是远近闻名的“龙须沟”,河里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蚊虫肆虐,让人无法靠近。作为罗家小河的区级河长王宏再清楚不过。

“罗家小河哪里都好,就是水质感观不太好,不过,现在也好了”,王宏笑呵呵的说。

是的,现在的罗家小河岸美水也美。这背后凝聚的是王宏的付出与努力。

罗家小河有一段存在污水汇入河流的现象,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成了王宏的一块心病。他先后多次联合技术部门到实地进行勘查仍无法查找原因,最后决定协调区住建局新建临时污水处理站。“有了临时污水处理站,可以直接对该段污水进行处理,罗家小河污水横流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罗家小河村级河长杜亚玲说。

“虽然建了临时污水处理站,污水排放河流问题得到了解决,但处理费用高,长期使用,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益便会失衡,现在,我们已经提请相关领导,下一步将会结合长江大保护PPP项目,将该流域的污水处理接入污水管网,彻底解决这个问题”王宏介绍道。

通讯员:曹媛媛

责编:谭羽利

审核: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