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行为艺术在夷陵街头上演。20名志愿者手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5210我爱夷陵”宣传标语走上街头,讲解“5210”含义和文明创建知识,引来不少市民关注。
“牌子上的意思就是我们要爱护夷陵,不讲脏话,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市民易鸿轩说。
“文明创建做得很好,我们要自觉把这个成果维护好。”河边乘凉的李奶奶说。
夷陵街头,一群“小小志愿者”也在行动。8月27日,市民刘先生专门为他们写了一封表扬信:“小朋友们举着亲手制作的文明标识,劝导路人遵守交通规则,非常认真负责。创建文明城市,要从小娃娃抓起,把文明的种子种在他们心中。”
从提升城市形象到优化营商环境,夷陵坚持创建为民、创建惠民,大力推进文明城市全域创建、全民创建和常态创建。
区融媒体中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两心”融合“5210文明实践”平台7月上线,全区780多支志愿服务队、10万余名志愿者活跃在社区、广场、公园,掀起全民创城夺冠热潮。
近段时间,区交警大队制作了25块驾乘两类车必须戴安全头盔和文明创建内容的双面宣传牌,投放在城区重点路口。宣传牌颜色醒目、图文并茂,成为路口一道文明风景。
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向深入,人们发现,城区临时泊车位增多了,乱停乱靠的现象减少了。据悉,为缓解停车难、停车乱问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补划机动车位313个、非机动车位134个,采用“劝离+处罚”相结合的方式整治乱停乱放,让城市生活文明有序。
8月25日前后,夷陵连降暴雨,城区部分道路出现淤泥,区环卫处及时进行雨后清淤。“淤泥紧紧粘黏在地上,清理起来比较困难。”工作人员介绍,他们采用“人工铲+机械清+水车洗”的模式冲洗污渍。“天气湿热,淤泥容易发臭,也给行人带来安全隐患,哪怕加班加点,也要及时把它清干净。”
如今,走在夷陵街头,文明城市创建的氛围十分浓厚。河心公园“5210”打卡点、路边花坛随处可见的“5210”繁缕花小景,还有“红马甲”、“小红帽”、“红帐篷”等鲜艳的志愿服务色彩……正是这些充满文明气息、夷陵特色的匠心点缀,加上志愿服务者、一线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文明之花”不仅绽放在夷陵街头,更盛开在每一位市民心里。
特约记者:邱天星 郑雪丽
责编:鲁彬彬
审核:毕仁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