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68岁,18岁就当红炉工,整整打铁50年。”夷陵区鸦鹊岭镇金和村5组铁匠村民聂家学在自家的炉工车间边打锄头边做介绍。 “我打铁很信奉门上贴的对联,一派薪传供锻炼,十分火候见质量,横批千锤百炼。”这是笔者遇到的有趣一幕。
聂家学身高一米七,五十年的铁匠生涯,练就了他硬朗的身材和健康的体魄。1970年,聂家学近18岁,就被选进了新场公社农具厂,从事铁匠工作。后来,农具厂合并到鸦鹊岭区第二农具厂,直到2003年,第二农具厂解散。聂家学在农具厂从事打铁工作长达33年。在33年中,聂家学工作踏实肯干,任团支部书记多年,带徒弟12人,月工资从18元、20元、24元,最后涨到32元。“我打的鸦鹊岭‘四大件’,即镰刀、锄头、铁锹、火铲子,不少于上万件。”“姑娘读大学本科,我经常借钱让她上学,儿子读职高,我发奋工作,挣钱他读书。”“由于车祸,我膝盖受过伤,至今不能坐小车。”
由于农具厂解散,聂家学2003年回到了金和村。聂老坚信党的政策好,自己身体好是根本,架炉锻炼保生活是本钱。他毅然在家,挑选了红炉车间依然从事铁匠行业。
一干又是18年。多年来,他忠心为农民着想,诚心为“三农”服务,口碑越来越好。铁具远销荆州、猇亭、当阳等地。18年来,每年打铁收入两万多元,累计收入三十多万。“只要肯努力,不可能不成功”是聂老永远追求的不变真理。
通讯员:黄定虎 杨浩然 史钰荣
责编:鲁彬彬
实习编辑:温涵潇
审核: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