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业芬:小区垃圾分类的“急先锋”

在夷陵区梅子垭村,说起垃圾分类,大家都会情不自禁的想到伍业芬,她是梅子垭村村委委员、妇联主席,也是小区垃圾分类的“急先锋”。

在村里的一处垃圾投放点,她的名字出现在“党员示范岗”的铭牌上,照片、门牌号、电话一一公开,党员亮身份、亮承诺,带头开展垃圾分类。除日常工作外,每周她还要至少开展一次督导员的工作,一方面督促引导居民分类投放和路面清洁,另一方面分拣垃圾、洗桶擦地。

类似的投放点在梅子垭村有14个,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党员三人一组,按照就近原则负责。而作为村里分管垃圾分类工作的具体责任人,伍业芬的任务远不止于此。为推进该项工作落实到位,她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拓展方式方法,默默发挥着先锋引领作用。

伍业芬是村里23名垃圾分类督导员的老师和“领路人”。

现年65岁的李容兰家住梅子垭村三组,其爱人因身体残疾生活不能自理,平时全靠她操持家中生活。最初村里向她发出担任督导员的邀请时,她有点犹豫:“当时觉得很脏,又有点丢脸,工作积极性不高。”

伍业芬将这种情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如何才能勾起督导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他们对垃圾分类工作产生改观?她思索再三,决定身先士卒,一有时间就来到垃圾分类点,主动教督导员怎么进行垃圾分类,并多次组织召开动员培训会,向督导员传递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

在伍业芬的带动下,“李容兰们”的工作现在越来越得心应手:“伍主任手把手地传帮带,自己戴手套分捡垃圾,不怕脏也不怕累,让我们很受感动、很受教育,我们都决心要立足岗位,把这件利在千秋的工作做好。”

伍业芬还是村里垃圾分类知识的义务宣讲员。

在该项工作刚启动的时候,她天天率队走进居民家中,日均宣讲12小时,经常一连半个多月不休息,只为无遗漏地向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授垃圾分类的方法。

71岁的艾祖秀奶奶家中有五口人,子孙三代共同生活在梅岭新村二期小区内,日常生活垃圾多且杂。一开始,艾祖秀没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伍业芬遂多次带着督导员韩莉莉入户进行宣讲。如今,艾祖秀不仅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还积极参与垃圾分类积分卡的活动,每次倒垃圾的时候,就往积分卡盖一个章,积到30个章时就能在督导员那里领30个垃圾分类袋,这让艾祖秀参与的劲头更足了。

在伍业芬的熏陶下,梅岭新村一期居民李香玲也成了“编外”宣讲员。她不仅自己做好垃圾分类,还时常教育提点和自己比邻而居的孙子。她感激地说:“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带来的是生活环境的好转,这个转变尤其要感谢伍主任长期以来的宣传推动。”

自推行垃圾分类以来,在伍业芬的协调下,梅子垭村还科学设置垃圾投放点,配备了70余个垃圾桶,做足硬件“功课”,方便居民投放。随着气温上升,蚊虫增多,4月初,梅子垭村在每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新建了便民洗手池、洗桶池,并配备了自动洗桶喷淋和便携式高压水枪,督导员只需将桶放在上面就可以自动对垃圾桶内侧进行清理。同时,梅子垭村还结合本村产权制度改革等村情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对厨余垃圾实行破袋处理,将垃圾分类纳入村规民约,制定一系列奖惩方法,让垃圾分类推进过程可量化、可督查、可考核。

“垃圾分类细一点,健康生活多一点”“垃圾分类,举手之劳。变废为宝,美化家园。”......而今,走进梅子垭村,映入眼帘的便是关于垃圾分类的宣传标语。在伍业芬和她的垃圾分类团队的努力下,梅子垭村的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居民知晓率达100%,分类准确率达90%以上,成为夷陵区的垃圾分类示范点,正在申报湖北省、宜昌市的垃圾分类示范点。“我们村将把垃圾分类这项工作作为长效工作来抓,一步一步扎实开展,全面美化居民的居住环境,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生态宜居夷陵做出贡献。”伍业芬坚定地说。

云上夷陵记者:卢薇

实习生:张月

责编:雷奥琳

审核: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