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夷陵区委党校统一安排下,区委党校2020年科干班第六组5位组员与党校2名跟组教师赴雾渡河镇开展防止返贫长效机制建设的调研。为化大为小,找准破题关键,课题组将“产业扶贫在防返贫长效机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此次调研的核心点。
调研组首先来到第一站——雾渡河镇清江坪集中安置点。
下车后,映入眼帘的是34套建造风格一致、错落有致的安置房,党建主题广场镶嵌其中,加之便利的交通线和便捷的种养场地,一派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新农村景象。调研组一行来到10亩猕猴桃园,果园果实累累,调研组从猕猴桃培育、管理、技术指导等方面向责任户取经,就病虫侵蚀、产量销量等疑惑向镇相关负责人求教。
在党员屋长张沛立家门口,调研组与镇村领导、贫困户拉起来家常。“张沛立当过兵,两口子很勤劳也很谦逊,他也是这34户中唯一一名党员。定这户为屋长,是充分考虑到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镇委也多方努力选派了两名网格员一起配合老张做好这个安置点的相关工作。”镇委副书记孙佳介绍到。“老张身体不好,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但他这个屋长做得很负责,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去看对门90岁的李大爷起床没,身体有没有不舒服;外出打工户的猕猴桃需要打农药,也是我和老张贴着钱帮他们打。”张沛立的爱人补充道。听罢老张的事迹,调研组全体自发的为老张夫妇的行为鼓起了掌。
稍作休整后,调研组又来到了雾渡河镇小庙村雾泉茶叶专业合作社(宜昌东方昌绿茶叶有限公司)。
在生产车间,合作社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社专门为贫困户、残疾人开通了售茶绿色通道,贫困户残疾人持联系卡可享受优先收购的便利,无需排队。调研组对这种举措给予了高度肯定,称这不仅是一个售茶绿色通道,更是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通往脱贫致富爱的通道。
“合作社+贫困户”点对点帮扶是夷陵区很多合作社的一种帮扶模式。小庙村充分发挥地域特色产业,依托茶叶专业合作社做起了文章。合作社的成立,解决了茶农种植、采摘、加工技术和销售问题,打消了茶农“种茶无人买、经济效益低”的后顾之忧。据了解,雾泉茶叶专业合作社通过签订帮扶协议,帮扶贫困户60户,181人,通过鲜茶优先收购、安排就业岗位等方式,为脱贫解困助力。
调研当天,调研组组员还深入贫困户家中,通过与贫困户现场算实账,交谈了解他们所需所想,分析其可能返贫的相关因素,提前为其想对策、谋点子。
通讯员:王义嘉 孔睿 车治中
责编:雷奥琳
审核:朱家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