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的结束,我们迎来了酷热的夏天。有人说,夏天是吃货们的季节,各式水果蔬菜应接不暇,但是最让吃货们惦记的就是那红灿灿的小龙虾了。一杯冰啤,一盘麻辣小龙虾,一轮红日,夕阳西下,岂不快哉?
自从小龙虾的身影出现在夜市上,它就迅速发展取代各路美食大将,成为夜市上的传说。
小龙虾肉质鲜嫩,味道鲜美,俘获了许多资深吃货的芳心,但是虾红是非多,许多流言蜚语随之而来。
谣言一:龙虾是日本基因改造形成的,目的是为了处理二战期间的尸体。
听起来很可怕是不是?造谣者的目的就是博你眼球,用耸人听闻的语言吓唬你。首先,1953年,美国的沃森和克里才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1979年,DNA重组技术才开始研究,但二战结束才1945年,时间上不符合。并且小龙虾被日本引进也是为了给当地的牛蛙作饲料,并非像网上所说用于战争。
谣言二:吃小龙虾会得横纹肌溶血症。
横纹肌溶血症,一种影响横纹肌细胞膜、膜通道及其能量供应的横纹肌损伤症。通常伴有急性肾功能衰竭和代谢紊乱。网络上流传的吃小龙虾会引起横纹肌溶解,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小龙虾,都会用洗虾粉来清洗,而含草酸的这个洗虾粉酸性比较强。但从机理上来讲,目前没有发现它会直接导致横纹肌溶解的一些机理。所以,小龙虾还是可以吃的,但是不要贪吃,吃的话也要选择干净的餐馆。
谣言三:小龙虾富含重金属和寄生虫。
由于小龙虾出生贫贱,常年混迹于淤泥脏水中,难免会被人扣上不干不净的帽子。但事实上国家早就颁布了《小龙虾养殖标准化管理制度》,市面上能买得到的小龙虾都是经过严格标准饲养和筛选的,只要是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小龙虾,煮熟后基本没有食用问题。而它们的生活环境也早就今非昔比,如今的它们早就远离淤泥生活在清水之中,并非像网上所说无脏不欢,小龙虾对以上的谣言表示强烈谴责。
破解谣言后,我们在此想要给大家介绍如何吃到美味的小龙虾。
首先,要挑选到优质小龙虾。
1.看外貌。优良的小龙虾都有一副俊朗的外貌。所谓一白遮百丑,小龙虾也是这样,小龙虾的腮越白,说明小龙虾越干净。因为小龙虾靠腮呼吸,只有养在清水中的小龙虾才会拥有干净的腮。再有小龙虾要红,优秀的小龙虾,根正苗红,头身比例都是1:1,毛、爪干净且腹部发白。
2.闻气味。优质的小龙虾,养尊处优,必须生活在没有污染的优质水源,也就没有腐败的重金属味,取而代之的是一股自然的“体香”——虾腥味。
3.触皮肤。用手触碰虾壳,年轻体壮的小龙虾,壳软而富有弹性,这样的小龙虾个头比较饱满,肉质紧实。
其次,挑选了小龙虾后就要认真清洗。
第一步:浸泡。当我们把小龙虾买回来以后,因为小龙虾的前爪和腹部的脏东西非常多,不清理干净对小龙虾的口感和我们的身体健康都是非常有影响的。首先准备一盆清水,然后向里面加入一勺食用盐和白醋,再将小龙虾放到水里浸泡10到15分钟,这样小龙虾就会将肚子里面的脏东西吐出来。
第二步:刷洗。浸泡完成以后,就可以用刷子把龙虾全身刷洗一下,将那些顽固的脏东西进一步的清除干净。
第三步:掰头去虾线。将刷好的小龙虾拿出来进行去头工作,用剪子将小龙虾前端眼睛连着口器的部位全部剪掉。最后,一只手将小龙虾捏住,另一只手抓住小龙虾尾部的位置先轻轻的捏一下,再用力将尾部扭一下,将尾部180度旋转之后轻轻一拽就可以将虾线给拽出来了,注意,去虾线的力道不能太轻,否则虾线很难去干净。
最后,小龙虾虽美味,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1、不要进食死虾,感官异常或味道不新鲜的龙虾不要进食。
2、烹饪时应煮熟煮透。由于龙虾在自然环境生长,其体内可能存在细菌和寄生虫,且龙虾外壳较硬,不容易蒸煮,所以烹饪时应比蒸煮时间长一些。
3、进食龙虾量要有度。一次大量进食龙虾不利于身体健康,会给胃部消化带来负担。
4、如果进食小龙虾的24小时内出现了局部或全身肌肉酸痛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医,并说明进食史。
5、不要吃虾头,小龙虾的尾部是最安全的,毒素一般都会蓄积在肝脏和胃里面。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