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日报:念好“三治经”,共建示范村

仓屋榜村地处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东部,距夷陵城区12公里,村区域面积22.6平方公里,下辖五个村民小组、12个网格、1606户、5191人,党员175名。

近年来,该村紧紧围绕“平安村庄、法治村庄”建设,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上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善治之路,破解了一个个发展难题。先后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湖北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宜昌市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为了大力发挥“村规民约”约束作用,该村结合实际修订完善“村规民约”,用朗朗上口的方式将文明行为、生态环保等相关要求予以明确,切实加强对民风民俗的有效引导和对群众行为习惯的规范,引导群众共同维护社会环境。同时,完善法律服务平台建设。通过微信普及与日常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知识,使村民在家即可获得便捷、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聘请湖北诚弘律师事务所陈蓉为该村的法律顾问,为村各类矛盾纠纷提供法律意见和法律服务支持,全面提升村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依法办事能力。依托“网格化管理”模式,培育社会组织,调动社会组织积极性。成立“和事佬”协会、红白理事会、道德理事会等12个社会组织,按照扎根群众、有旺盛生命力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村级各项事业中的作用,通过开展各类活动,引导村民移风易俗、支持公益事业。在各类组织的带动下,斤斤计较的人少了,互帮互助的人多了,全村形成了安定祥和的良好氛围,实现了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目标。

为全方位普法教育,仓屋榜村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及“法律六进”工作,开展党员干部学法专题讲座,促进村干部自觉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紧扣“三八”、“七一”、全国“两会”等节点,开展“送法下乡”、“法律进村入户”、法治文艺等宣传活动12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切实提升群众法治思维,逐步形成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意识。从而大力度营造氛围,通过建设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墙,将《宪法》、《刑法》、《民法》等法律知识、法治名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到设施之中。利用法治石、宣传牌推广法治文化,在公共区域设立醒目、通俗易懂的法治宣传标语,传播法治文化,将2万余份法治宣传手册、法治扇、手提袋、法律知识读本等免费送到村民手中,让法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该村还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通过集中放映法治电影,开展道德讲堂,评选“十星级文明户”,挖掘身边的道德模范。评选出了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胡达生;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屈家梅;“三八”销售能人刘培英。

“大爱无疆 圆梦寻亲”这是重庆市石柱县村民隆某赠予仓屋榜村的锦旗,旨在感谢仓屋榜村委会帮助其寻找失散12年的女儿,绵薄之力换来母女相拥、亲人团聚。宣扬村民中的好人好事,以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群众对标先进、争当模范。深入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积极组织开展送戏下乡、闹元宵等文体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明生活,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成风化人树新风。营造风清气正、向善向上的良好精神文明。

通过加强自治、法治、德治建设,仓屋榜村破旧俗、树新风,村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村容村貌日新月异,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原文链接:

http://epaper.cn3x.com.cn/sxrb/content/202007/03/c150512.html

责编:雷奥琳

审核:高秉龙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