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破茧” 织密村民“致富网”

产业旺,乡村振兴才能更有底气。作为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内的核心村,四面环山的分乡镇天鹅池村积极克服经济薄弱和工业基础差的不足,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全面发展桑蚕产业,织密村民“致富网”。

近日,记者在分乡镇天鹅池村3组一处村级公路的施工现场看到,挖掘机振臂挥舞,来回穿梭,施工队正在对公路进行路基开挖和路面加宽。据了解,这条道路自天鹅池村村委会广场一直延伸到天坑村向家垭,全长6.63公里,改造后的道路将由原来的3.5米拓宽至6米。“要致富,先修路”,作为进出天鹅池村的唯一一条主干道,它的提档升级将真正推动天鹅池村步入乡村振兴发展的“快车道”。

分乡镇天鹅池村3组村民李春梅就住在路边,之前由于坡陡弯急,路面狭窄,交通不便,她家的蚕茧基本只能被附近的商贩低价收购,“路扩宽了,我以后可以自己搭车把蚕茧带出大山去卖,这样就能卖出好价钱了。”李春梅满心欢喜地说道。

“这次扩路以后,我自己的农副产品,包括鸡、牛、羊,还有鸡蛋等产品的销售更加方便了,外来商家可以直接进村购买了。”分乡镇天鹅池村2组村民宋世军也是欣喜万分。

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近来年,分乡镇天鹅池村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桑蚕产业,村民汤玉虎就是其中一位“先行者”。2015年12月,他创办了天垭桑蚕专业合作社,实行“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带领当地蚕农闯出了一番天地。如今,汤玉虎的合作社正处于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内,他说,现在赶上了好时代,桑蚕产业大有文章可做,“政府提出了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的发展战略,我们桑蚕产业的发展空间更大了,对合作社这些产品的销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人流量提高,宣传力度也增加了。”

在天垭桑蚕专业合作社的产品加工车间,工人们正在加紧赶制蚕丝被,它们被将被销往大山外的世界,转化成社员们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天鹅池村4组村民黄定银在合作社工作的这些年,见证了合作社的不断壮大,“桑蚕经济”也让他们这些社员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现在国家政策很好,产品做得越来越好,买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也越来越有信心。”黄定银坚定地说道。

“在这样大好的机遇面前,我计划未来进一步拓展产品的附加值,比如制造桑叶茶、桑葚酒以及桑叶食材,带动贫困户一起发家致富。”汤玉虎憧憬着未来。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如今漫步在天鹅池村的山间小径上,清风拂过,桑叶轻扬,蒸蒸日上的桑蚕产业正在点燃当地乡村振兴新引擎。“我们要抢抓环百里荒乡村振兴试验区的发展机遇,积极与外面的市场主体进行对接,引进公司和农户签订协议,保证市场销售,以此来增加农户的收入。”分乡镇天鹅池村党支部书记吴军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生态净土”的品牌定位,努力把天鹅池村建设得更美好,“产业更旺、村民生活幸福指数更高。”

云上夷陵记者:赵衎 王雪娇

通讯员:覃璇 王敏

责编:鲁彬彬

审核: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