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了这么久,乡亲们的红薯终于卖出去了!”3月31日上午,看着在田头安心忙碌的红薯种植户,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副镇长汪填峰终于松了口气。
红薯是鸦鹊岭镇的传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每年春节前后,本是批发商上门收购的旺季。今年,受疫情影响,直到2月中旬,仍有300余吨红薯储藏在地窖中,无人问津。全镇红薯种植户约5000户,大多是留守村民,谋生手段不多。他们该怎么办?
2月28日,鸦鹊岭镇相关负责人接到一个电话,一切迎来转机。
打电话的是湖北惜福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余李蓉。惜福公司是2018年招商引资到宜昌夷陵区的一家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及农村电商服务企业。公司一头连接农民和合作社,一头连接各大平台渠道,每年为国内多家电商平台提供宜昌蜜橘和秭归脐橙等货源。余李蓉是一名80后,2018年从上海回到夷陵区,也是夷陵区网商协会副会长。经夷陵区政府牵线,公司与鸦鹊岭镇对接红薯销售问题。她直言,做红薯是头一次,为了助农,无论如何也要做。
凭借多年为电商平台供货的资源,余李蓉很快联系上位于杭州市的甩宝、位于上海市的爱库存等一批国内知名电商平台。食品和农产品上电商平台需接受第三方检验检测,宜昌本地检测公司暂未复工,一家上海的公司及时通过寄样对接素材等流程,助其完成检测。外地同行们的热心相助,令余李蓉感动不已。
对接完平台等于拿到了订单。惜福公司迅速联系乡镇,与当地红薯种植合作社对接,制定品控标准,严格把关产品规格和品质。汪填峰等乡镇、村干部也去现场协助。因储存不当或天气原因造成的发芽或起黑点的红薯,他们总是耐心劝说农户,尽量不要售卖,作为留种。“都是爱心企业来买我们的红薯,不能让他们吃亏,那样也不利于我们打造自己的农业品牌。”汪填峰说这话时,一脸认真。
余李蓉还交给汪填峰另一个艰巨任务——拍摄一段视频,介绍鸦鹊岭红薯的特色和销售背景,放在销售页面上,为当地农产品代言带货。
“我不是爱秀爱晒的性格,平时连微信朋友圈都很少发,要我录视频给全网推销产品,心里真没底。”汪填峰直言起初自己很犹豫,后来身边的领导和同事表示支持,才答应拍摄,希望能够有利于红薯销售。
3月16日上午,汪填峰站在村民万军家的红薯地窖里,勇敢地开始“视频带货”,“大家好,我是鸦鹊岭镇副镇长汪填峰,我为鸦鹊岭镇红薯代言。我们这里种植的是红心一号红薯……”没想到,这段处女作带货视频不但得到平台和消费者的认可,还让这个1990年出生的年轻人在宜昌本地火了一把。
余李蓉这样解释自己的初衷,“品控是供应链管理的底线。副镇长‘站台’能够增加客户对产品的信任度和注意力,同时也能督促乡镇严把产品质量,实现整个生产销售供应链的良性循环。”
3月23日开始,惜福公司仓储内众多工人加班加点对红薯进行分拣、包装。夷陵区政府协助指导公司做好复工复产抗疫消杀等工作,成千上万件红薯开始发往全国各地。截至3月29日,已成功销售150余吨滞销红薯。
“触网”的同时,鸦鹊岭镇也加大市区团购推广力度,现已基本解决红薯滞销问题。
网销红薯的成功经验,也给了余李蓉信心。她告诉记者,公司现被政府列为农产品供应链重点保供企业,随着助力湖北农产品推广的热潮兴起,饿了么、一亩田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开始主动联系她,洽谈合作。 “有全国各地的帮助,我们一定能帮助更多荆楚农产品走出去!”她的语气带着坚定。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彤 通讯员 李鹏翔 张国荣)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