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城南区:5根指头攥成了拳头

小区是城市疫情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是阻断疫情扩散的最前线。如何做好复杂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夷陵区清江润城南区的做法是,组建联系单位+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转岗干部的“5合1”疫情防控队,扁平化领导管理各疫情防控小分队,实现号令高效传达,防控群策群力。

润城南区共有18栋楼,登记住户6078人,春节期间外地返回达558人,其中从武汉返回就有96户136人,2月1日即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管控形势复杂。疫情发生以来,夷陵区迅速安排区直各单位对口下沉到基层社区各小区,负责小区疫情防控责任落实。夷陵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润城南区的联系单位,为有效避免防控工作各唱各的调,建立起高效的防控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各方力量有序参与防控是当务之急。通过积极工作,润城南区迅速成立了由联系单位、社区、业委会、物业公司、转岗干部为主的“5合1”混编疫情防控队,将“五根指头”牢牢攥成“一个拳头”,同时统筹力量扁平化管理各楼栋包保、值班值守、疏导劝导、代购配送、应急处置等五个小分队。

“五合一”混编疫情防控队来自不同单位的陌生队伍,为迅速凝心聚力,工作组靠前指挥,第一时间统计全员信息,建立工作群,成立每组8-10人的六个小分队,落实分队长负责制。同时规范制作全员转岗登记表、党员登记表、关爱群众登记表、楼栋包保责任表、24小时值班表、日更新返乡人员登记表等六大台账,将责任和任务分解到各个环节,各分队承担起楼栋包保、巡逻劝导、物资代购配送、心理疏导、体温监测、入户核查等职责,成员尽己所能充当劝导员、政策宣讲员、后勤服务员等角色,在小区内筑牢了24小时无死角、无盲区的严密防线。

为确保分类管理“4个百分之百”,润城南区防控队及时启动“大走访大摸排大起底”行动,通过电话联系、微信群体温接龙活动,上门逐一排查。但一轮工作结束仍然存在131户业主无法取得联系。防控队立即对接区供电公司,请求协助开展大数据收集和分析。供电公司通过电量采集系统获取用电量认真研判,所有数据做到了精准详实。

为更好服务独居老人或未成年人、慢性病患者、孕产妇等特殊关爱群体,防控队开启了特殊关爱对象定制服务。独居老人子女不在身边,防控队员就是他们的“临时儿女”,老人不会网上购物,就帮他们代购,老人身体不舒服,就帮他们线上问诊;独居高中生父母不在身边,防控队员就是他们的“临时父母”,给孩子们送菜,教孩子们烹饪,对他们进行生活上的关照;慢性病患者在家里发病了,需要到市区医院购买相关药品,工作人员迅速化身“购药代理”,通过小区业主群、管家群、购物群请求多方支援;还有孕产妇产检时间已到,但没有通行证出不了小区,工作人员便成为“外联跑腿”,跑物业、跑社区,与医院联系好时间后,把“临时通行证”送到她们手中……2月20日深夜,58栋一位老奶奶突发疾病急需速效救心丸,转岗工作群里迅速展开一场紧急救援。楼栋管家、物业、转岗志愿者们即刻响应,四方求助,5分钟之内将热心业主提供的药品送至老奶奶家中。同时,采购的1000个口罩、17000斤蔬菜,优先保障特殊服务对象。目前,防控队专为特殊服务对象提供“定制服务”的关爱系统运作顺畅,共计为51人提供服务80余次,得到群众的一致称赞,有部分小区业主深受感动,纷纷要求就加入防控队发挥所长,协助线上进行体温统计分析、在线教学辅导等工作。群防群控的实际效果得到彰显,2月1日之后,润城南区再无一例新增输入性或非输入性病例。

(通讯员陈思思 编辑彭莉 责编朱永杰 高秉龙)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