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儿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儿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疫战打响后,夷陵区东城试验区、夷陵经济开发区、区审计局和润城社区的47名就地转岗志愿者,迅速在山水国际小区集结,汇集成一支强大的战疫力量。

山水国际小区共8栋楼12个单元,小区就地转岗党员干部临时党支部结合实际,制定了“网格最小化、责任清单化、管控平台化”的具体措施,以楼栋为防控单元,负责健康检测、心理疏导、宣传引导、生活服务等工作,筑牢第一防线;实行小区大门24小时值守,负责进出登记、生活物资配送、劝导、小区消毒查杀、巡逻等工作,构筑第二道防线。小区居民们说,“有干部在,我们就放心。”转岗干部们说,“哪儿需要我们,我们就在哪儿。”

区招商局干部李杰是最早来到润城社区开展防疫工作的,从2月3日开始,居民们天天可以见到她的身影,任务下达,人员排工,汇总情况是她一天的必做功课。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不时问她问题,她总是一手拿着笔不停地写,一手拿着电话不停地说。她家住虾子沟,离家较远,中餐就是一碗方便面打发。小区的大妈们心疼这个姑娘,要给她送饭,她总是笑着说:“只要你们安心待在家里,就是对我最大的理解和支持,谢谢!”

国有企业党员陈宗柏在单位还没有要求转岗时,大年初二起就主动参与小区的志愿服务,时时处处都有他忙碌的身影。临时党支部成立后,他任支部宣传委员,更是认真履责。为落实支部确立的依靠居民,共同抗“疫”的思路,他起草了《山水国际小区倡议书》,得到了小区居民一致响应,也起到了疫情期间稳定小区居民焦躁情绪的“良药”。2月25日晚,夷陵区突降大雨,想到两位值守女同志的安全,他立马过来看情况,果然帐篷内出现严重漫水。他就卷起裤腿,重新固定帐篷、整理电路,衣袖鞋子很快就湿透。有人问他:“你年纪不小了,又不是公务员,这样做辛不辛苦?”他简单一句回答:“我是党员”。

区政务服务和大数据局的干部程琼自从下沉小区之后,一心扑在小区抗“疫”一线。不管是居民买菜、买药等方面出现困难,还是对政策不了解,她都积极协调帮助解决问题,耐心细致地宣传相关政策。一居民家没天燃气了,她二话没说,骑上自行车来回六公里就给办好了。这样一个风风火火的女子,谁又能想到她的爱人作为夷陵区第二隔离病区——夷陵医院鸦鹊岭分院的负责人,也一直奋战在防疫最前线,一个多月没回过家,而女儿也正值高三冲刺阶段。

宜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霍磊与爱人一起在小区转岗。疫情期间,他们3岁的孩子因急性扁桃体炎发烧住院,每天在医院陪夜后,第二天一早,霍磊又继续奋战在小区防疫第一线,从未间断。在要求转岗干部参与24小时值守后,他第一个主动请缨值夜班。

(通讯员吉伶 编辑彭莉 鲁彬彬 责编龙兵 罗少锋)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