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一心抗疫情 宜昌作家在行动

公   家  人

作者:黄荣久

母亲今年95岁。

过小年时,我们姊妹5个商量,怎样让已生病整整一年的母亲过个欢快年。我们清楚,母亲到了这个年纪,是离天远隔土近,母亲在世时,若孝顺不好会留下终生遗憾,这是我们做儿女的共同心愿,所以,都在想着法子对母亲尽着孝心。

弟弟说:“母亲跟我,过年当然都在我家”。

与共和国同龄的大姐说:“小弟也是儿孙满堂,孙子还小,这一大家子人在一起来难得弄,我三双儿女,孙子都要上大学了,什么事都不需我操心,还是我来照顾母亲”。

二姐说:“大姐已是70岁的人了,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我离母亲住的近,还是由我来陪母亲。再说,跟母亲洗个澡什么的,我们也方便些。”

我说:“还是老规矩,轮到谁就是谁,这个月轮到我,就由我们全权负责。”

大姐对着我,又说:“你的孙子马上也要从上海回来了,我两儿媳已商量好了,今年过年不回乡下,就在城里过,我和儿子们在一起吃个团年饭就过来”。

几姊妹最后争论的结果是:母亲跟大哥和弟弟们一起过年,大姐过罢年就去陪母亲,把大量的时间方便了我们。我爱人说:平常我上班忙,陪母亲的时间相对少些,这样,正月初六,我们把母亲接进城,大家都来,陪母亲玩一天。大家齐声同意。

母亲开心地笑了又笑。说:“你们怎么安排都好”。

小年一过,坊间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消息越来越多。因为没有官方的报道,所以没有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们仍然天天去城郊鄢家河陪母亲。离年越来越近,各种小道消息更是铺天盖地,当电视里报纸上的报道一出来,顿时像炸开了锅,着实让我们傻了眼。腊月二十七,爱人赶紧去买口罩,而药店都已断货,好在药店说年前能到,相互留了电话,这样,我们悬着的心才算松了一些。

过年那天,市和区分别下达了封城令,本人所在单位和居住小区也是一个通知接一个通知。有了互联网真好,政令往网上一发,全民行动真快。几天前还是车水马龙、人头攒动的城市,一下子街上没了人烟,偶尔有几个,也都戴着口罩,身上裹的圆圆实实的,谁也认不得是谁。

当母亲得知这个病毒来势这么猛,毒性这么大时,就对我们说:从明天起,一不让我和我爱人每天跑十来里去陪她,说我们是公家人,要听政府的话。二不让我们和大姐进弟弟家的门,理由是弟弟的孙子还小,怕我们在外面带上毒把毒气传给他们了。三是正月初六集中上我家的事以后再说,一切按公家说的办。


我答应了母亲,但心里仍放心不下。心想:只要出门戴好口罩,尽量开车不走路,不与人群接触,不窜门,进门换衣洗手,陪伴娘乃天经地义,应该不会遭人唾骂。正月初三,我照例来到母亲身边。一进门,没想到,从没对我发过火的母亲劈头盖脸朝我吼道:“妈的话你不听,政府的话你也不听?亏你还是公家人。”

见此情景,我一边笑,一边后退地跟母亲说:“您别生气,我这就回去,这就回去。”

大姐说:“有我在,你们尽管放心吧”!

回家的路上,我和我爱人讨论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母亲?爱人想了想说,母亲就是你的保护神,天生的活菩萨。她生下你,她就不遗余力地保护你,用神力保护你,千方百计体谅你,纵然把命搭进去也会在所不措,终生无悔。在母亲心目中,你岁数再大,永远也是她的孩子。我想,也是。这就是母亲。

快到家时,爱人也提出了一个问题,作为子女,到底怎样孝顺老人?我似乎一下也有了答案。什么叫孝顺?应该是既要孝,更要顺。顺比孝大,先顺后孝。顺了老人的心愿,老人开心快乐了,就是最大的孝。不顺老人的心愿,老人不开心快乐,就是最大的不孝。

连日来,我们按照母亲的意见一直没去看她,天天在家呆着。想母亲了,就给大姐打个电话问母亲的情况,大姐说:“你们放心吧,母亲好着呢”!



作 者 简 介:

黄荣久,男,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协会员,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三峡大学客座教授,宜昌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宜昌市夷陵区作家协会主席,凤凰诗社亚洲总社名誉社长。

在《人民日报》、《昆仑》、《中国文学》、《中国作家》、《上海文学》、《朔方》、《山西文学》、印尼《国际日报》等国内外刊物发表文学作品100余万字。多篇散文、诗歌在全国获得一等奖。已出版文学专著5部。其著作获第六届屈原文学奖、第五届欧阳修文艺奖。

来源:夷陵区文联 编辑: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