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中弘洋物业人最是小事显担当

绿水本无忧,因风始皱面,一场突发的疫情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一切都停止了,但有一群人却步履匆匆,行走在千家万户之间,为大家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信息的桥梁,采购的桥梁。这群人是平日里的安保员、小管家,面对疫情他们没有请愿书,没有宣誓台,有的只是对业主的承诺,你无恙我安好!

舍小家保大家

平日里的默默无闻,关键时刻的顶梁柱。管家史贵萍就是这样一位在关键时刻能咬牙顶上的好同志。持续21天在前台又是接待员又是送货员还是采购员也是业主情绪的垃圾桶的多面手,有时候无奈到自己跑去卫生间哭一通出来继续工作,无论多难多委屈都没有击退她。

能千里走单骑也能当好采购员

在公司最缺员工的时候,大部分员工自觉自愿的回到工作岗位,杨开红就是其中的一员。家住枝江市百里洲新和村七组,毅然步行7公里过江,坐过三轮车,搭乘好心人的摩托车,最后在深夜11点到达工作地,俨然是现代版的千里走单骑!小区封闭,业主生活成了问题,这位曾经的军人又承担起买菜的重担,多次往返与物流园给业主带回新鲜的蔬菜。

与家相对竟无语凝噎

古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誉,而今天面对疫情,我们也有自己的故事。杨春香同志自己的住所与工作的小区仅一街之隔,回家一次只需要5分钟,但她已经有15天没有回去了。每每望向家眼角总噙着泪水,因为家里读初三的儿子也需要她的照顾,孩子的学习也到了关键时期,可她选择了工作。

危难时刻显身手 内心有爱不张扬

刘兴旺是一名安保员,平日里话语不多的他在这次的防控疫情中,多次舍生忘死,为疑似家庭入户消杀,为特殊家庭入户服务,递送物资。他没有专业的防护服,只有一只普通的口罩。你不用问怕不怕,怕也要上,因为我们的肩上承担着小区业主的安危。

弱小身躯 可抗风暴

田丽花是项目经理,她说只有每天在一线内心才是踏实的。所以,她把“家”搬到了项目上,办公室就是家,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11点超长时间工作。她是合格的“防控尖兵”、免费的“帮跑腿”、专业的“消杀员”。她虽然是女同志,但心比男儿烈,有担当有作为,柔弱身躯下有一颗坚强火热的心,是团队的主心骨。

有愧家人却依然不能停止外出的脚步

年轻的项目经理吴圣文从防疫战开始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就连他两岁的儿子都会说:“爸爸,外面危险,不要出去。”可是物业人是明知“山有虎”也依然要“偏向此山行”,我们把自己暴露在最危险,人员最繁杂的地方,切一再叮嘱业主回家,回到安全的地方去。当我们毅然决然的走出家门时,我们内心愧对父母、愧对爱人、愧对孩子。心中有千言万语想对家人表达但不知从何说起,所有的爱浓缩成一句:“乖啊,等我回来!”

懂工程的师傅也能送蔬菜

温洪是工程部师傅,在这次疫情暴发后,他主动要求去封闭的楼栋进行消杀,给封闭楼栋业主送菜。他说:“这是大家的事,我们工程部不能袖手旁观,去最危险的地方让我们男同志上!”我们普通人讲不出大道理,但行动可以表达一切。

身在千里之外,却心系工作

孙杏蓉和覃玉萍是两位春节隔离在外地的管家,他们为了回到一线想尽办法。因为她们知道,在一线的同事有多累有多忙。在这场防疫工作中她们不想置身事外,想为一直冲锋在一线的同事们分担。

房地产行业一直流传一句话:好的物业会让房子更保值。在平常时期,很多业主对物业的存在感受不强,而在疫情爆发之后,物业人一如既往的服务在业主需要的最底层。做好扎实做好小区的防疫工作,勇敢承担起每一次逆行的困难,维护好业主的切身利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微小的我们愿意为您负重前行。

来源:弘洋弘客会

编辑: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