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定”管理废弃口罩 筑牢抗“疫”“防护墙”

为防止疫情传播蔓延,口罩已成为广大市民的必备“神器”,随之而来的是废弃口罩数量的骤增,为严防二次污染,夷陵区环卫处以战时状态迅速启动“六定”法强化管理,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

定点设桶

大年三十晚上,区环卫处召开废弃口罩紧急部署会,启动废弃口罩处理机制,按照方便居民投放、便于集中处置的原则,在小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点、城区主次干道垃圾分类投放点、小区进出口位置合理设置了450个废弃口罩专用收集桶。废弃口罩专用桶上需贴上标识和提示语,而城区无一家广告公司营业,怎么办?自己干!齐心协力设计好废弃口罩专用桶上的标识和提示语,并发动大家在电脑上打印,再工工整整地贴到垃圾桶上,当贴完时已到次日凌晨2点。第二天,废弃口罩收运党员突击队带头连续作战,跑遍了小溪塔街道、东城试验区的164个小区,迅速完成布桶工作。

定向宣传

邀请区疾控中心专家对废弃口罩收集作专业技术培训,由专家对口罩佩戴以及规范化处理相关知识进行指导,增强了安全防护意识,使环卫作业人员迅速掌握了废弃口罩收运、处理的作业标准、流程和方法,第一时间投入到战疫行动中。

采取丰富多样的方式开展针对性宣传,增强居民的防控意识、健康意识。区环卫处组织张贴正确使用口罩及处理的宣传海报、疫情期间温馨提示368份,发放《夷陵区疫情防控期间小溪塔城区特殊有害垃圾规范处置工作的通知》164份;每日利用执法车辆扩音喇叭在主次干道巡回宣传等。

定人督导

组织垃圾分类指导员、督导员在小区微信群、朋友圈推送自觉佩戴口罩的要求、佩戴口罩的方法、家庭按照装袋、压缩、打包密闭、消毒、投放的五步流程,做好废弃口罩的处理并单独投放等相关知识。

开展废弃口罩投放、处理专项执法行动,执法人员督促社区、物业小区加强居民口罩佩戴、废弃口罩投放等责任落实,严查违规收集废弃口罩、混投乱投废弃口罩等行为,由360名执法人员组成的防控纠察队对小溪塔街道、东城试验区主次干道、公共区域、小区外围进行巡查纠察和执法行动,为疫情防控保驾护航。目前已查处3起哄抬口罩价格案,对两个物业公司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2份。

定标消毒

根据区疾控中心的专业指导,区环卫处制定了《废弃口罩消毒规范》并严格落实。

实行“四次以上消杀”。作业人员按照规定穿戴后,对其全身防护装备以及作业夹等用消毒药品进行喷雾消毒杀菌。作业人员清运时首先对废弃口罩专用桶及四周区域进行消毒,消杀完毕后将桶内废弃口罩进行密闭放入清运车内,然后对清运车四周以及空桶进行消毒,再对废弃口罩专用桶进行重新布袋。每天清运车作业前后各小组人员要对车辆进行全面清洗消毒,确保车辆干净整洁,每天不少于2次。

定组收运

废弃口罩专用桶布点多且位置分散,为做到收运及时,区环卫处连夜改装3台废弃口罩专用收集车,迅速优化分组线路,组织6名作业人员成立废弃口罩收运党员突击队,突击队分成3个收运小组,负责整个城区废弃口罩的巡回收运、特殊处理工作,大年初一起即开展单独收运。他们不畏风险,冲在前面,应收尽收,每天早上八点开始,中途完全不休息连续工作近8小时奋战在战疫一线。

定位处置

废弃口罩作为特殊有害垃圾,到哪儿了?区环卫处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统一集中处置。将所有的废弃口罩进行集中归拢,固定1辆废弃口罩专用收集车于每天下午五点半以前统一运往宜昌市危废处置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做到日产日清。

(夷陵区融媒体中心记者谭明龙 通讯员谢青 余文芳  编辑谈金临  鲁彬彬 责编朱永杰 高秉龙)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