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返岗在即, 企业需要做好哪些准备?

随着返程高峰到来和企业复工在即,办公场所人员密集,疫情防控形势复杂严峻,企业管理者应积极做好复工准备,强化疫情防控,做到健康复工。

做好员工健康管理

➊ 企业复工前需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专门疫情防控管控人员、设立企业测温点或临时隔离室,对所有即将复工人员实施健康状态、人员移动状态的跟踪管理。

➋ 做好重点人员隔离观察工作。疫情高发区返岗或接待过疫情高发地区人员的员工实行居家隔离观察或集中隔离观察14天,观察期间无相关可疑症状方可返工。

➌ 复工开始后继续做好员工体温监测管理,组织工作人员在单位门口、集体宿舍门口做好员工上下班体温检测并进行健康询问。

➍ 发现症状异常(发热、乏力、咳嗽、咽痛、胸闷等)的员工,应嘱其戴好口罩前往就近医院发热门诊。

➎ 加强员工自身健康管理意识,出现可疑症状(发热、乏力、咳嗽、咽痛、胸闷等)应及时自我报告。

工作场所防控建议

❶ 鼓励员工较多的用人单位建立错峰上下班制度,人员集中的部门不同岗位、工种错开上班、下班时间。

❷ 建议用人单位尽量少集中、少开会,采取分散办公、居家办公、网上办公等多种形式,科学合理做好工作安排。

❸ 做好重点区域全面清洁消毒。每日做好办公室、车间、班车、餐厅、电梯、会议室、卫生间等公共区域及物体表面的清洁卫生及消毒工作。

▸办公室门把手、电梯间及电梯按钮属高风险点,增加清洁消毒频次;

▸对车间的机器、设备,特别是多人接触的设备重点消毒;

▸单位班车要加强日常消毒工作。严格做好人员上车前体温检测,要求上车人员佩戴好口罩,班车在行驶途中要保持良好通风;

▸做好单位餐饮场所环境及用具的消毒措施,建议每餐前后对场所实施消毒,对使用过的餐具进行消毒;食堂作业人员在食品加工前和加工过程中,应注意手卫生,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等;

▸ 提供员工宿舍的企业,应重点加强宿舍公共区域的消毒工作。

❹加强场所内通风换气。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首选自然通风,尽可能打开门窗通风换气,也可采用机械排风。

▸为防止病毒传播,加强各类工作场所恒温(空调类)设备的使用和消毒管理,建议停止集中式空调设备的使用。

❺加强重点区域的人员个人防护管理。人员密集办公场所、员工休息室、会议室(确需召集召开的)、电梯、餐厅和员工交通班车等场所应严格要求人员佩戴好口罩。

❻ 加强会议管理,鼓励线上办公。在疫情期间不鼓励召开聚集式会议,提倡电话会议、视频会议等,如必须开会提倡与会人员戴好口罩,做好手卫生,并注意缩短会议时间。

❼ 加强员工用餐管理。对于员工集中用餐的企业,建议员工用餐实施分食制,取消自取式、圆桌式用餐方式,避免用餐人员自取餐具和餐食。

❽ 加强来访人员管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办公楼等场所应当加强对来访人员健康监测和登记等工作,谢绝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人员进入。

加强病毒防控宣传教育,倡导员工健康行为

利用好单位线上(单位网站、滚动视频、办公邮件、微信群)、线下(宣传栏、通知栏)的宣传渠道,开展防控知识宣教,倡导员工养成良好健康习惯。❶ 倡导正确咳嗽和打喷嚏礼仪,用纸巾或肘部遮住口鼻;❷ 指导员工掌握正确洗手方法(新型冠状病毒防护——正确洗手)和防护口罩的使用方法(不同人群、不同场合,口罩选择大不同);❸ 劳动者进出所有人员密集场所,包括办公场所、餐厅、员工交通班车、电梯、员工休息室、会议室等区域需佩戴口罩;❹ 工作区域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场所清洁卫生;❺ 避免不必要人员聚集交流,需个别交流时应保持距离,最好戴口罩;❻ 减少乘坐厢式电梯频次,上下移动楼层较少的,鼓励步行;❼ 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提倡个人交通通勤。搭乘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尽量减少接触公共用具和物品,做到勤洗手。

加强重点人群的防护

门卫警卫人员、前台接待人员、协助测量体温人员、卫生保健员、班车驾驶员、餐厅工作人员、电梯运行人员、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商务出差人员、外派现场服务人员更应掌握相关防护技能,做好防护工作。

密切关注职工的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一旦发现有苗头问题,应及时安排心理干预专家对相关人员进行心理健康的干预和辅导。

(来源:上海疾控)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