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干部素质提升年”行动部署,全面提升保护区干部队伍的专业素养与实战能力,11月11日,大老岭管理局以“精准赋能”为导向,特邀华中农业大学曹胜波教授、周兴苗教授等权威专家团队亲临一线,开展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专题培训与技术指导,为筑牢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屏障再添专业动能。
本次培训突破“单向灌输”的传统模式,采用“室内授课+野外实操”的双线教学法,推动知识从“听得懂”向“用得上”深度转化。在室内培训环节,曹胜波教授以《野生动物与传染病防控》为题,深度剖析了当前野生动物传染病防控的严峻形势与核心挑战,更精准梳理了保护区需重点防范的疫病清单。

野外实战中,专家团队与保护区干部职工共同深入山林一线,将课堂搬到现场。周兴苗教授围绕昆虫媒介传播疾病,生动讲解了其致病机制与前沿防控技术,对林中常见的虫瘿现象进行了“微距”解读,将深奥的昆虫学知识转化为直观的现场鉴别技能,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现场侦查与风险研判能力。

培训期间,专家们还参观了大老岭自然科普馆,并与管理局相关人员就如何提升公众的野生动物疫病防范意识进行了“头脑风暴”。专家们指出,科普宣教是疫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并分享了国内外先进的科普理念与形式,为保护区干部今后开展公众教育、讲好生态保护故事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此次培训,不仅是一次业务知识的“充电续航”,更是一场校地合作的深化实践。通过面对面的指导与交流,保护区干部职工的前沿理论水平、一线实操能力和综合履职本领得到了显著增强。
下一步,大老岭管理局将继续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持续强化干部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不断深化与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的科研合作与人才共育机制,全力打造一支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生态铁军,以更高水平的监测防控能力,守护区域生物多样性宝库,为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与公共卫生安全贡献坚实力量。
(通讯员:王鸿森 郑喆 责编:陈铭 审核:朱永杰)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