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轻的小李在操作挖掘机时不慎手臂断裂的那一刻,他的人生轨迹骤然改变。然而,断臂之痛未愈,索赔之路又陷入僵局。
仲裁委员会虽已裁决由雇主承担工伤赔偿责任,但这份法律文书却遭遇了“执行难”的困境。为逃避赔偿,雇主张某迅速采取“假离婚、真转移”的手段,将名下挖掘机等主要财产悉数过户。面对身无分文又声称自己“重病缠身、远在他乡”的张某,小李的索赔希望几近破灭,生活的重压与维权无望的阴霾笼罩了他的家庭。
接手此案的夷陵区人民法院执行人员连日走访、细致摸排,终于找出了张某谎言中的漏洞:声称“在外地”的张某,其活动轨迹一直在本地;登记在他人名下的主要财产挖掘机,实则一直被其实际操控且从未停止作业;街坊邻居的证言更证实,张某名下仍拥有一栋私房。这些证据清晰地表明,张某的行为已涉嫌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面对张某逃避裁决的嚣张行为,执行人员果断出击,依法扣押其正在使用的挖掘机,并对其采取司法拘留措施。“若仍拒不履行,下一步将以‘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执行人员的警告掷地有声,张某终于醒悟,主动请求与对方和解。
在执行人员的主持下,双方达成执行和解,张某当场支付了21万元赔偿款。接过沉甸甸的赔偿款,小李激动不已:“谢谢您!为了我的案子,你们加班加点,我都看在眼里,是你们给了我新的希望!”随后,他将一面锦旗送到法院,向法院真诚表达感谢:“锦旗代表我的敬意,愿法院为更多百姓守护公平正义!”

这起案件的成功执结,不仅是夷陵法院向“拒执”行为亮剑的胜利,更是对湖北省“严厉打击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行为专项行动”要求的深入践行。夷陵法院将以此次执行为契机,进一步聚焦涉民生案件执行,对人身损害赔偿、道路交通事故、追讨薪酬工资等案件主动出击,用执行的“力度”捍卫司法权威,用执行的“速度”传递司法温度,切实将人民群众的“纸上权益”兑现为“真金白银”。
(通讯员:詹立朝 责编:卢薇 审核:朱家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