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在湖北神农架举行的“林业和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联盟”2025年年会上,宜昌三峡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批加入,成为联盟成员单位,标志着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迈出又一坚实步伐。
据悉,“林业和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联盟”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成立,由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相关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保护地管理机构、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等单位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重点围绕我国自然保护地的生物多样性监测、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教育和生态产品创新利用等方面开展理论、标准体系、关键技术研究,和成果示范应用。
大老岭保护区地处三峡库首,是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的关键节点。保护区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已查明高等植物197科953属2495种,栖息林间的陆生脊椎动物32目109科499种,是三峡库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典型的地区之一,是三峡大坝重要的绿色卫士。同时保护区地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通道西侧,也是候鸟越冬和夜间迁徙的关键栖息地。近年来,大老岭保护区在生物多样性监测、科研合作、社区共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加入鄂西渝东陕南自然保护地联盟、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候鸟动态监测保护国家创新联盟等组织,相继入选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绿色名录。从三峡库首的区域性保护,到国家级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平台,大老岭保护区正以持续深化的技术赋能之路,为宜昌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
加入“林业和草原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联盟”,是对大老岭保护区多年来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与认可。下一步,大老岭保护区将进一步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强合作交流,推进技术、人才、成果等资源共享,协同推进构建生态保护新格局,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事业高质量发展。
(通讯员:王鸿森 彭刚志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