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一部名为《少年田野》的微短剧悄然上映。这部由最高检影视中心、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的作品,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温情与坚守,成为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中的一抹亮色。从《暗礁!》到《少年田野》,从《法官的荣耀》到《司法所里的故事》,曾经艰涩难懂的法律条文,如今正化作一部部让人欲罢不能的精彩短剧,“飞”入寻常百姓家。
专业与创意共舞,让法治故事既立得住又传得开。好故事自带感染力。枯燥的条文让人望而却步,而鲜活的故事却能引发共鸣, 官方法治微短剧恰恰就是走下了“庙堂”,把艰深的法律知识“翻译”成了生活的语言。这场跨界合作中,司法机关作为“专业担当”,为内容准确性严格把关。如浙江省三级检察院联合推出的普法短剧《暗礁!》,其创作团队始终坚持“三个不改编”原则,确保每个法律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少年田野》剧本阶段就有最高检影视中心深度介入,确保司法实践的真实还原。而市场机构作为“创意引擎”,则擅长用影视语言讲好故事。这种专业与创意的美妙结合,犹如法治精神长出了飞翔的翅膀,既保持了专业的厚重,又获得了传播的力量。
内容与形式共生,让法治宣传既严肃又活泼。普法也需要“年轻态”! 谁说学法律就得正襟危坐?现在的优秀普法短剧甚至比无脑短剧还“上头”。曾几何时,法律在人们心中犹如高悬的明镜,庄严却遥不可及。而今,《包大人,现在是2025!》让千年前的青天穿越时空,与当代法官并肩破解现代法治难题;芒果TV将青春悬疑元素巧妙融入《少年田野》,让法律知识在追剧过程中自然流淌;《我的搭档是只猫》用奇幻笔触描绘法治故事,让严肃的法律知识变得妙趣横生。这些创新表达,打破了法律与普通人之间的那堵墙,也充分证明,法治内容完全可以既保持专业性,富有艺术感染力,还具备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思想性与观赏性的统一。
传统与创新共鸣,让法治宣传从“独唱”到“合唱”。 这场变革远不止于几部作品的诞生,它标志着法治宣传新时代的开启。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多部门发起“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创作计划,各级司法机关积极尝试微短剧创作。最让人惊喜的是,普法不再是单向输出,而是变成了全民参与的互动盛宴。年轻人边追剧边发弹幕“666,法律知识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子”,社区里大爷大妈看完普法短剧后自发组织“防骗茶话会”。在各大平台,法律知识通过二次创作和话题讨论,实现了“刷屏式传播”。这种全民参与的盛况,让普法从“要你学”变成了“我要学”,从“独唱”变成了“大合唱”。
从庙堂之高到江湖之远,从《少年田野》的探索到各类普法短剧的百花齐放,当法治精神主动拥抱时代表达,走进市井街巷,融入茶米油盐,法治宣传就能突破原有的天花板,在人间烟火中深深扎根、枝繁叶茂。
(来源:区委网信办 作者:雷言芳 责编:陈铭 审核: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