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泉入万家 夷陵区官庄水厂建成投运

水是城市发展的血脉,更是民生幸福的基石。作为宜昌市夷陵区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夷陵区官庄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EPC,始终与区域破解供水难题、完善民生保障的需求紧密相连。

2025年9月这座水厂正式迎来全面运营。从2023年5月破土动工至今,中核二二以央企担当与匠心技术,成功攻克了诸多建设难题,在官庄水库之畔打造出这座惠及民生的智慧水厂。

需求导向:破解供水瓶颈,夯实区域发展水支撑

宜昌市夷陵区作为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区域,随着北拓战略深入推进、高铁新城加速建设,原有供水体系的承载能力逐渐接近上限,重点区域的用水保障面临增量挑战。

2022年7月,官庄水厂项目获批立项,中核二二肩负起优化区域供水布局、保障重点区域用水需求的重任。项目团队进场之初,便确立建百年水厂,护一方清水的建设目标并郑重提出:我们要建的不仅是一座满足当下需求的水厂,更是能支撑未来二十年城市发展的供水枢纽,要让重点区域的用水保障跟得上、稳得住

2023年5月,官庄水厂项目正式开工。中核二二充分发挥EPC模式优势,迅速完成设计方案定稿施工队伍进场、主要设备采购的全流程筹备。通过优化施工部署,推进施工进度,为后续主体工程建设赢得宝贵时间

攻坚前行:应对地形气候挑战,筑牢主体工程根基

项目紧邻官庄水库的“水源优势”背后,是山地地形与极端天气的双重考验。宜昌夏季多短时强降雨,一旦降雨集中,施工现场易出现局部积水,临时排水系统负荷骤增,部分临建设施还可能因雨水浸泡受损,直接影响施工进度。项目部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有效提升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面对突发天气等不利因素时,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处置,最大程度降低对工期的影响。

净水厂厂内整体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小,构筑物之间均有不同管道连接和预埋,工艺错综复杂且质量标准要求高。项目团队积极主动与设计单位、业主及外部单位沟通协调确保信息畅通、协作高效。应用BIM技术智慧工地管理系统,实施全过程精细化管理,结合每个构筑物施工重难点,采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安全识别评估等手段,提前制定应对措施,实现现场进度、质量、安全一体化管理,保障各项任务均按计划节点顺利完成。

2023年12月,随着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净水厂核心构筑物筛板絮凝池顺利封顶,标志着水厂主体结构全部完工。

智慧赋能:强化技术创新,打造品质工程新标杆

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项目团队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深度融合多项新技术全面提升工程品质与管理效能。在应用BIM模型实现可视化交底与精准施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二维码材料追溯系统,对每一根管道、每一套设备的生产信息、检验报告、安装位置进行全程记录,实现“一键追溯”。此外,还采用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等四新技术,提升施工现场安全水平、工程质量管理精细化程度,助力打造绿色工地。

在质量管理领域,项目团队针对球墨铸铁管道与钢管法兰连接易出现渗漏以及墙体开裂的难题成立QC小组开展攻关,形成《提高净水厂墙体砌筑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球墨铸铁管道与钢管法兰连接一次验收合格率》课题成果获评湖北省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三类成果此外,项目还凭借出色的安全管理水平和施工工艺质量获评2024年度“湖北省安全文明施工现场”“湖北省优质结构工程”等多项称号。

清泉润城:践行央企责任,服务区域发展新格局

官庄水厂是夷陵区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的关键环节,该工程共涵盖24个农村供水项目,有效服务农村人口43.73万人,切实缓解季节性缺水和管网老化问题。

2025年5月,官庄水厂进入调试试运行,首股经净化的清水流入小溪塔主城区、龙泉片区,标志着该项目正式具备服务重点区域的能力。9月工程正式运营后,官庄水厂供水系统将覆盖宜昌高铁新城、小溪塔、龙泉及黄花、分乡部分区域,新增日供水10万立方米,有效填补了重点区域的供水缺口。同时,水厂预留远期20万立方米的日供能力,为夷陵区未来“北拓”战略的深入实施提供持续供水保障。

如今,站在官庄水厂的综合楼平台上,远眺官庄水库碧波荡漾,近看水厂构筑物错落有致,智慧调度中心的指示灯持续闪烁,源源不断的清水通过管网输送至各个重点区域,支撑着高铁新城、产业片区的建设发展。未来,官庄水厂将持续保障区域供水,助力夷陵区高质量发展,以清澈清泉滋养民生、润泽发展,书写央企服务地方的新篇章。

(通讯员:张可奕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

评论一下
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