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青春!夷陵区2025年高一新生救护员培训启动,千余名学子解锁“救命技能”

为切实提升高中新生应急救护能力,筑牢校园安全防线,8月23日至26日,宜昌市夷陵区红十字会联合三峡高中、东湖高中,面向两校2025级高一新生开展红十字救护员专项培训。此次培训覆盖40个班级、2000余名学生,通过“理论+实操”双轨教学,让学子们系统掌握心肺复苏、创伤包扎等关键救护技能,为青春安全增添“防护盾”。

精准覆盖,两校联动定计划

本次培训聚焦高一新生群体,针对三峡高中16个班、东湖高中24个班(每班50-55人)的学生特点,制定差异化培训时间表:三峡高中于8月23日至24日分阶段开展,8月23日晚由全省最美红十字人颜家娥老师主讲理论大课,集中传授红十字运动知识、现场救护理论、心肺复苏原理等核心内容;8月24日上午按班级分班进行实操培训,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一对一指导。东湖高中则于8月26日全天开展培训,实现“理论学习+实操练习+考核验收”一日闭环,高效推进培训进度。

硬核教学,“理论+实操”学真技

培训内容聚焦“实用性”与“可操作性”,构建“理论授课+实操考核”的完整教学体系。理论环节,授课教师依托《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红十字救护员(初级)培训标准课件》,通过案例讲解、视频演示等方式,将心肺复苏(CPR+AED)、气道异物梗阻急救、创伤救护等知识拆解细化,让学生理解“为什么救”“怎么救”的核心逻辑。

实操考核则是本次培训的“重头戏”。在心肺复苏实操中,学生需在模拟人上完成“检查呼吸脉搏—30次高质量按压—2次人工呼吸”的标准流程;创伤救护环节,学生分组练习绷带环形包扎、螺旋包扎、手部8字包扎,以及三角巾头部帽式包扎、单胸包扎、膝(肘)关节包扎等技能,每一项操作都有教师现场示范、手把手纠正,确保动作规范到位。

为让每位学生都能充分练习,夷陵区红十字会提前筹备物资:按“2人1套”标准配备绷带、三角巾、纱布,每班30套物资由学校提前领取并分发;培训模拟人由学校协调转运,东湖高中部分班级还特别配备半身模拟人、全身模拟人,满足不同实操场景需求。培训结束后,未留存需求的绷带、三角巾由教师统一回收循环利用,践行节约理念。

严抓细节,全流程保障出实效

为保障培训质量,夷陵区红十字会通过连续开展红十字师资能力提升专题研讨班,锤炼打造了一支专业师资队伍,两校40个班级均配备专属授课教师,师资涵盖医疗行业资深从业者、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及教育工作者,专业力量的加持为培训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本次培训,千余名高一新生不仅拿到了“救护员”的“入门钥匙”,更树立了“安全第一,科学施救”的应急意识。下一步,夷陵区红十字会将持续推进校园应急救护培训,让应急救护知识成为青春成长的“必修课”,为校园安全保驾护航。

(通讯员:张清 责编:谭羽利 审核:朱家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