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宜昌市夷陵区樟村坪镇,开展实践调研并与72岁的矿一代创业者、老党员张邦甫展开座谈交流。张邦甫用朴实话语讲述的生态修复故事,让在场学子深受触动,多名队员潸然泪下。
作为当地第一代矿山开采创业者,张邦甫有着40年党龄和30余年矿山经营经历。座谈会上,他坦诚回顾了自己的心路历程:“我们这一代人,既是环境的破坏者,也是修复者。”据他介绍,其企业累计投入1.2亿元用于生态修复,不仅将因开采破坏的200余亩土地全部恢复,还新增耕地50余亩;为配合开采搬迁的37户村民,全部安置在配套设施更完善的新居。
“资源是有限的,我们要用资源创造的价值来培植可再生资源。”张邦甫朴实的话语中透着深刻的发展智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用教训换来的经验。”他特别强调,修复一亩矿山用地的成本达到开采收益的三分之一,但这个钱必须花。
听到这些讲述,实践团队成员秦贝尔难掩激动之情:“张董事长是真正的人民企业家。他不仅看到了眼前的经济效益,更想到了子孙后代的长远发展。这种情怀和担当,正是我们青年党员要学的。”说到动情处,秦贝尔几度哽咽,走到张邦甫身边深深鞠了一躬,表示对他的诚挚敬意。
此次座谈让实践队员们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实践团队成员赵航在笔记中写道:“从破坏到修复,从索取到回馈,这是一代企业家的觉醒之路,也是我们环保人的必修课。”
(通讯员:向爱盟 责编:卢薇 审核:朱家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