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市夷陵区群山环抱的西北口水库,一艘漆色斑驳的渡船在碧波上划开一道悠长的水痕。7月3日上午,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山水梦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探访这座曾吸引三任水利部长亲临考察的“水库明珠”时,这抹在青山绿水间笃定往来的“慢”风景,无声叩击着青年学子们的心扉。
这艘为库区村民专设的免费义渡船幸福999号,已默默往返多年。船工老李粗糙的手掌紧握舵轮,对学生们感慨:“水库建起来后,路不好走。别看这船旧,可是乡亲们赶集、看病、娃娃上学的腿脚。”他指向远处山坳里若隐若现的屋舍,“无论去镇上办事还是回村,只要招呼一声,我就来。”实践团成员赵航目睹一位老人被船工小心搀扶上岸,不禁动容:“船开得慢,人心却暖。我们真切触摸到‘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分量。”
西北口水库作为宜昌重要的水源地,其战略价值不言而喻。调研中,学生们发现,当地在推动水库功能优化与生态保护的同时,始终未将库区居民置于发展视野之外。免费义渡,正是夷陵区为解决库区群众因水域阻隔产生的出行难题所构筑的“水上民生桥”。它成本不高,却精准承接住村民最基本、最日常的出行需求,成为库区乡村振兴图景中一道不可或缺的温润底色。
“快时代”的高铁飞驰,映衬着深山渡船的从容往返。这一“慢”绝非停滞,而是发展进程中那份对特殊群体需求的细致体察与坚定回应。学生们在调研报告中深刻写道:“这艘慢渡船,恰如一把精准的量尺,测度出发展的温度与民生的厚度。它证明,真正的现代化征程,永远为那些行路不易的人们,保留着一方安稳的渡口。”
(通讯员:向爱盟 责编:卢薇 审核:朱家梅)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