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作为三峡工程核心区,三斗坪镇如何在全省“支点建设”、全市“三个重要”新使命、“六个奋勇争先”新要求和夷陵区“四个年”行动中找准定位、彰显担当?
三斗坪镇党委书记吴潇:三斗坪镇作为“大国重器”所在地,是宜昌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的重要窗口,更是夷陵区落实“三个重要”新使命的前沿阵地。我们始终以“服务国家战略、扛牢门户担当”为己任,聚焦全区“四个年”行动,立足“三峡门户、枢纽重镇、文旅强镇”三大定位,力争在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宜昌打造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中争当标杆。
一是抢抓“工程期”建设机遇,做强支点建设的硬核支撑。聚焦“重大项目服务年”,抢抓三峡水运新通道、翻坝运输体系完善等战略机遇,以服务“国字号”工程为核心提前布局,在保障服务中谋求发展新动能。推动“交通+产业+服务”深度融合,提前布局服务业态,打造重大工程建设期的消费服务承载地、商务洽谈会客厅和供应升级聚集区。
二是锚定“世界级”目标要求,做优文旅融合的创新动能。以“人居环境见效年”为抓手,聚焦“世界旅游名镇”建设,推动核心旅游节点沿线房屋风貌提升、庭院特色靓丽、道路增花添彩、山林季相变化、滨江生态宜游,打造“通透亲水”生态文旅走廊。以“城市拓展提速年”为契机,完善集镇功能配套,整合全域文旅资源,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民宿集群、研学基地、非遗文创等新业态,构建“全域旅游+全时消费”模式。
三是紧扣“屏障区”功能定位,做实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政治责任。聚焦“产业转型攻坚年”要求,立足三峡生态屏障区的功能约束实际,推动“飞地经济”全面铺开,主动融入主城,拓展园区。支持本土企业向精细化、循环经济转型。培育壮大柑橘、茶叶等特色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产品深加工与电商物流协同发展,培育新质生产力增长点。推进城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健全潜在矛盾风险研判化解机制。全面提升“人防+技防”综合监测预警能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守护坝区平安稳定。
记者:围绕“六个奋勇争先”和“三个进一步”要求,三斗坪镇如何聚焦本土优势破题突围?
吴潇:我们将以“三个进一步”为行动纲领,紧扣主题主线,在服务大局中谋发展,在攻坚克难中显担当。
一是以招商引资撬动经济发展“加速度”。坚持以商招商,深化能人招商,推进链式招商。聚焦智能装备制造,促进“夷材夷用”,推动投资5亿元的开山重工二期项目开工。服务宜久郎二期项目顺利投产达效。重点招引“高、精、尖”小微企业入驻飞地工业园,实现满仓运营。力争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1个、新开工7个。
二是以文旅融合绘就镇域发展“新画卷”。加速整合重点景区文旅资源,持续深化镇域港口与游轮设施改造升级,延伸“船进景区”水上旅游线路。挖掘夜游景区场景应用潜力,构建个性化、沉浸式的区域夜经济综合体。围绕地域文化特色及工程建设期商务会谈需求,招引开发网红型、主题型民宿与商务洽谈型高端酒店,探索发展民宿酒店首发经济。对接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开展“世界旅游名镇”课题创建,争创1个“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三是以底线思维筑牢安全稳定“警戒线”。坚决扛起“长江大保护”政治责任,推动水生态修复持续向好。始终保持秸秆禁烧高压态势,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做实林长制,争取林相改造项目,提升森林资源保护利用水平。坚持“2+5+N”信访工作联席机制,健全潜在风险矛盾研判化解体系。全面深化农村网格员全职化工作,高效运行山区、景区、杂居小区3个综合警务室,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快调处,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米”。
记者:面对新使命、新要求,三斗坪镇如何以能力作风保障落实?
吴潇:我们将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锻造一支“知重负重、敢为善为”的铁军队伍,为支点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一是以“对标一流”的视野提能力。学习借鉴各地区青年干部教育先进经验,结合本地实际开展“峡江青年”系列教育活动,采用“讲、辩、读、写”等形式构建全域大学习氛围,让青年干部在实践淬炼中提升能力素质。
二是以“实干争先”的导向强作风。树立“以实绩论英雄”导向,深化“一线工作法”,镇班子成员带头包保难点任务,形成“问题清单+闭环销号”工作机制,全力培养遇事不推诿、临难不逃避,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的优秀干部,持续增强干部队伍攻坚克难的锐气和斗志。
三是以“严管厚爱”的基调优生态。常态化开展“四风”问题专项整治,紧盯中心工作与重点环节,筑牢廉政防线。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完善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撑腰鼓劲,让干部敢闯敢干、善作善成!
三斗坪镇将始终以“三峡门户”的站位、“勇立潮头”的担当,在支点建设中打头阵、当先锋,为夷陵“奋进双千百强、引领主城融合”贡献三斗坪力量!
(来源:三斗坪镇人民政府 夷陵区融媒体中心 一审:谭羽利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