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夷陵区的三峡移民来说
中堡岛——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
这一批人的童年时光
在岛上留下了太多欢声笑语
聆听了太多关于
中堡岛的传奇故事
1994年12月14日
三峡大坝的动工兴建
打破了小岛和村庄的恬静
这些人或就地后靠
或背井离乡
离开了最初的家园
但30年来
家乡的一草一木 一举一动
无不牵动着他们的心
他们关注着小岛的逐渐消失
大坝的拔节生长
感受着三峡坝区
日新月异的变迁

30年弹指一挥间
在三峡工程开工30周年纪念日
到来之际
再次登临三峡坝区的高处
鸟瞰举世瞩目的三峡大坝
作为三峡人的一种强烈自豪感
油然而生

▲鸟瞰三峡大坝
在惊叹“长虹”卧波锁大江的
雄伟壮观之余
三峡人的脑海里又浮现起
这巍然屹立的坝体下面
曾经的家园
和那座美丽小岛

▲中堡岛大景
中堡岛又名松苞岛、中包岛
位于长江三峡西陵峡段
夷陵区三斗坪镇境内
历经千万年风雨
这座小岛
一直充满了传奇色彩
传奇之一
弹丸之地 源远流长

这座面积仅0.15平方公里
堪称弹丸之地的小岛
却有着历史可考的
6000多年的人类居住史

▲考古工作现场
1979-1993年间
考古工作者在岛上
发掘出土文物4万多件
涉及历代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
包含了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
龙山文化、商代等
四个时代的文化遗址

▲考古文物
这些文物
为研究三峡地区古代文明史
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佐证
传奇之二
水涨岛高 神秘玄妙

中堡岛素有“水涨岛高”
“不沉之船”的传说
人们口口相传
大禹老人家治水经过此地
发现此地民风质朴善良
但常为洪水所扰
便遣一神龟托住此岛
自此以后
水位升则岛升
历史上不论发生多大的洪水
都淹不了这个小岛

▲黄陵庙
1870年的特大洪水
淹没了下游不远处看起来
比此岛还高的黄陵庙
却没能淹没中堡岛
这终归只是一个美好传说
真正的奥秘何在
如今已随着大坝兴建
成为永久的悬念
传奇之三
伟人专家 频频莅临

早在1919年
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
就提出了开发三峡水利的设想
1944年9月
国际坝工专家萨凡奇
到宜昌考察后
提出了著名的“萨凡奇计划”
但积贫积弱的旧中国
三峡梦难圆

▲中堡岛旧照
新中国成立后
将长江安澜且水力可资
纳入国家战略
毛泽东主席描绘了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
中堡岛以其独特的
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
频频进入伟人和专家的视野
数十年间
中堡岛迎来的党和国家领导人
以及专家、学者不下千人
传奇之四
大国重器 以岛为基

专家反复论证后认为
中堡岛江段水域开阔
底部是完整的花岗岩结构
适合建大型重力坝
更因该岛的存在
可以使工程
分期施工 分期导流
可谓浑然天成
1992年4月3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
1994年12月14日
经过长达40年论证的
长江三峡工程正式启动
三峡大坝开工建设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成功合龙。盛重光 摄
大坝轴线横穿中堡岛
中堡岛华丽转身为
大国重器的坝基
承载起新的历史使命
1997年
实现大江截流
2003年
三峡船闸试通航
2006年
三峡大坝全线浇筑到顶
2010年
三峡水库蓄水至175米
2012年
三峡电站全部机组并网投产
2016年
三峡升船机通航
2020年
三峡工程整体竣工验收

▲三峡大坝泄洪
如今
世界级工程三峡大坝
在防洪、发电、航运中
发挥出巨大作用
而沉入江底的中堡岛
也在圆梦三峡中
永生
传奇之五
移民精神 闪耀峡江

为了兴建三峡大坝
造福子孙后代
中堡村的人民群众
作为第一批移民
大力发扬
顾全大局的爱国精神
舍己为公的奉献精神
万众一心的协作精神
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

▲舍小家为国家的三峡移民
有的依依不舍离开故土
开启新生活
有的就地后靠
奋发图强重建新家园
就在大坝之侧
一个幸福和谐的
移民新村-中堡村
早已崛起
中堡人在这里安居乐业
焕发出勃勃生机
将中堡岛昨日的传奇
变成中堡村今天的骄傲

▲现中堡岛
为了“不沉之岛”的那份依恋
中堡村的人民群众
在上海的友情援助下
精心建成中堡岛公园
村民们说
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俱全
建设公园、打造民宿
发展乡村旅游恰逢其时




公园和美丽乡村建设
融入了人文、观光、休闲
等多种功能和元素
既承载着中堡岛的历史渊源
也开启了
这个移民村落的文旅新篇
使之成为三峡坝区
一颗璀璨明珠

(来源:夷陵发布 责编:李红 审核:高秉龙)